綠油油稻田裡還有天然湧泉,在竹東二三重埔,廣達300公頃良田,在此耕作的農民,卻活在土地徵收的陰影下長達39年。自救會發言人批評,縣府說區段徵收是為了儲備工業用地,但難道農地就不用儲備嗎?
竹東二三重埔自救會發言人劉慶昌說:「糧食不要儲備嗎?後代子孫的糧食不用儲備嗎?站在財團那邊,所謂消滅農地來儲備工業用地,這是不對的。」
反對區段徵收的,還有住在桃園捷運路線沿線,即將遭受徵收的民眾,質疑政府憑什麼浮濫徵收、恣意圈地?
桃園綠捷守護農地聯盟發言人趙鳳英表示,「我只有悲慘二個字,需地面積只3.32公頃,它卻都市計畫了642.11公頃,這不是浮濫徵收嗎?」
7年前,反區段徵收的民眾與聲援團體,在818這天佔領內政部,要求廢除惡法;不過直至今日,學者指出,國內區段徵收仍以公益之名進行,徵收作為基本民生建設也許必要,但現在為人詬病在於,政府進行「全域」徵收,土地後來卻私有化使用。
政大地政系助理教授戴秀雄說:「徵(收)來再轉給私人,這是非常奇怪的事情,所以它其實,區段徵收有一個很大的問題,就是說它刻意地把徵收的必要性極度的放大,放大到變成好像我說了就算。」
民間團體統計,目前五大區段徵收案,包括台北社子島、桃園航空城、捷運綠線、新竹台知園區、變更竹東鎮特定區案,面積廣達4710公頃,衝擊超過10萬人,因此訴求重啟土徵條例修法,廢除罔顧人權的區段徵收制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