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文史專家莊永明辭世 享壽79歲
黃子杰 莊志成 / 台北報導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台灣文史專家莊永明今天辭世,享壽79歲,震驚文壇。莊永明1982年在中國時報撰寫專欄《台灣第一》,系統地整理出台灣本土文化,獲得「台灣第一」的稱號。
「如果在整個人行步道裡面鋪上很多台語歌謠的這些經典劇,那人家一走入,一邊走、一邊就滿有意思的。」去年在粉專邀請大家到大稻埕聽音樂會,台灣文史專家莊永明7號辭世,享壽79歲,讓文壇不捨跟扼腕。莊永明生前被公認是台灣民間史料收藏最博雜、豐富的研究者之一,1982年他在中國時報撰寫專欄《台灣第一》,系統地整理出台灣本土文化、對於歷史脈絡更是瞭解透徹,因此被封為「台灣第一」的美名。
「我們兄弟以前唸的學校都算不錯,所以鄰居大家要考初中、要考高中,大家都來問我媽要怎麼填志願,但是我媽都不識字。」莊永明生前時說道。
莊永明致力研究台灣文史資料,著作多達50多冊,包括《台灣第一》、《台北老街》、《台灣醫療史》等,都是他的經典著作。而他的老家「大稻埕千秋街店屋」,更被列名為市定古蹟,莊永明過去多次親身導覽,帶領遊客走進大稻埕日常,回憶老街昔日繁華樣貌,作家陳芳明過去跟莊永明共事過,誇讚他是台灣民間的百科全書,見證台北從農村時代,走向智慧、現代化的城市。
作家陳芳明表示,「從台北市的記憶來看,看他大概就是一個圖書館。他本身就是一個圖書館,幾乎就是百科全書了,他是這樣的人。」
莊永明一生投入台灣文史的傳承,家屬表示,將按照莊永明一貫簡潔的作風,只舉行家祭,之後會以追思會或音樂會的形式紀念。
「如果在整個人行步道裡面鋪上很多台語歌謠的這些經典劇,那人家一走入,一邊走、一邊就滿有意思的。」去年在粉專邀請大家到大稻埕聽音樂會,台灣文史專家莊永明7號辭世,享壽79歲,讓文壇不捨跟扼腕。莊永明生前被公認是台灣民間史料收藏最博雜、豐富的研究者之一,1982年他在中國時報撰寫專欄《台灣第一》,系統地整理出台灣本土文化、對於歷史脈絡更是瞭解透徹,因此被封為「台灣第一」的美名。
「我們兄弟以前唸的學校都算不錯,所以鄰居大家要考初中、要考高中,大家都來問我媽要怎麼填志願,但是我媽都不識字。」莊永明生前時說道。
莊永明致力研究台灣文史資料,著作多達50多冊,包括《台灣第一》、《台北老街》、《台灣醫療史》等,都是他的經典著作。而他的老家「大稻埕千秋街店屋」,更被列名為市定古蹟,莊永明過去多次親身導覽,帶領遊客走進大稻埕日常,回憶老街昔日繁華樣貌,作家陳芳明過去跟莊永明共事過,誇讚他是台灣民間的百科全書,見證台北從農村時代,走向智慧、現代化的城市。
作家陳芳明表示,「從台北市的記憶來看,看他大概就是一個圖書館。他本身就是一個圖書館,幾乎就是百科全書了,他是這樣的人。」
莊永明一生投入台灣文史的傳承,家屬表示,將按照莊永明一貫簡潔的作風,只舉行家祭,之後會以追思會或音樂會的形式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