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吃蔬菜、水果及堅果類,不僅可以增加膳食纖維,幫助排便、新陳代謝。國外最新研究還發現,這些食物有助於改善失眠、焦慮,甚至減少年輕人憂鬱情緒。北市聯醫中興院區精神科醫師詹佳真說:「你在食物當中補充一定量的色胺酸,色胺酸是我們大腦製造血清素的一個原料,血清素被公認是一個快樂跟幸福的一種神經傳導物質,所以我們食物中如果有補充充分的色胺酸的飲食,對於這個改善情緒是會有幫助的。」
澳洲麥覺理大學最新研究,找來17到35歲,中度到重度憂鬱症患者,同時他們也是愛吃油炸、甜食等不良飲食習慣者,並隨機分成兩組。「常規飲食組」維持攝取過多的糖及加工食品,「飲食改變組」則是給他們看營養影片,飲食上改成攝取蔬果、堅果、魚、橄欖油等食物,結果三週後,飲食改變的受試者,憂鬱症狀減輕,分數也有明顯改善。
北市聯醫中興院區精神科醫師詹佳真表示,「減少精緻糖,像糕餅類這類的,是在我們吃飽飯之後的犒賞我們,享用一點點就好。不要變成正餐在食用。」
醫師強調,青春期和成年早期是憂鬱症風險升高時期,也是建立健康飲食重要階段。同時建議民眾,三餐飲食多攝取含有OMEGA3的鯖魚、鮭魚等深海魚油,或是含色胺酸的雞蛋、堅果、肉類及深色蔬菜等,並保持規律運動,才能維持身心都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