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龜山一家蔬果宅配業者發起儲值方案,收了錢之後,疑似倒閉跑路,不但訊息不讀不回,還將Line社群刪除,上百受害民眾退款無門,受害金額從數百元到上萬元都有。他們成立自救會,將對這家名為「農甜生活」的業者提告,捍衛權利。
農產品外銷著重冷鏈保鮮,而在國內的批發市場通常在常溫作業,為了完成冷鏈最後一哩路,北農建置低溫卸貨拍賣區,可在攝氏15到18度的低溫環境中,進行卸貨拍賣物流等作業,保持蔬果鮮度、降低耗損。
雲林縣西螺鎮果菜市場,是全台蔬果交易量最大的產地批發市場。但從1997年興建以來,設施已老舊需要更新,尤其以照明、機電設備因牽涉安全問題,農委會將補助7000萬元進行設備更新。另外未來也將從冷鏈設備升級,加強蔬果品質管控,讓農民有好收入、消費者能吃到更新鮮產地蔬果。
嘉義縣這幾年攏有舉辦「一季園主」的活動,予有興趣的青年農民,毋但會當免費使用土地、設備,嘛學著完整的菜蔬果子栽培技術,希望回鄉青年做伙來發展精緻農業。
如果不幸確診而且為輕症,卻經醫師評估不屬口服抗病毒藥的用藥對象,醫學專家表示仍有方法自救,例如可服用性寒清涼的蔬果,像是大白菜白蘿蔔、解熱湯水;像是青草茶綠豆水,並補充維他命D3。
The pandemic has wreaked havoc on the supply chain of perishable foods as at least over 100 employees working at the Taipei First Wholesale Fruit and Vegetable Market were diagnosed with COVID. The ma
疫情延燒北農,北農今(26)日上午表示,目前累計有118人確診,議員指出,原本80位拍賣員只剩27位,理貨員也缺人,嚴重影響蔬果供應,往常每天能供應5360噸蔬果,現在一天只有1000多噸。對此北農祭出6項人力備援措施,包括拍賣區併組拍賣,延長拍賣時間,以及找回退休拍賣員協助幫忙。
雲林虎尾有回收稻草業者周昭陽,過去將回收稻草整理後,要轉賣給畜牧場當飼料卻乏人問津,為了消化回收稻草投入種洋菇,現在每年可處理400公頃約2000公噸稻草與3000公噸蔬果菜渣,創造農業循環經濟,也獲得今年雲林十大菁英農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