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會籲用工時卡 避免司機過勞、業者造假

日前發生阿羅哈國道客運車禍,讓大家重新關心司機過勞問題,汽車客運產業工會今天表示拒絕政府壓制客運票價,在顧及成本之外,也提出希望透過工時卡防止司機過勞。

阿羅哈客運發生重大車禍,讓客運安全與駕駛過勞問題再度浮上檯面,公路總局正研擬朝「雙駕駛制」,但台灣汽車客運產業工會認為,雙駕駛勢必提高成本,加上長期客運票價被壓制,才是造成司機低薪過勞的主因,因此喊出拒絕政府壓制客運票價。

對於工會訴求,民眾羅先生認為,「我覺得不太可能(雙駕駛),第一點你人力就出了問題,再來那個成本整個提高。」民眾雷女士則說,「你為了安全,你總不能叫他賠錢,又要人家開少一點,又要薪資少,不可以嘛沒辦法。」

客運產業工會認為應該要顧及業者成本,才能照顧好司機、連帶提升客運安全,因此提出三大訴求,分別為拒絕政府政府壓制票價,希望建立駕駛人員工時卡,以及針對違規業者加強執法。

台灣汽車客運業產業工會理事范光明表示,「壓抑了一個票價,產生了低薪高工時,當業者的獲利率可以到一個程度的時候,相反的他對司機的照顧能力(提高)。」他指出,透過科技執法,確保工時卡可以確實記錄司機開車時間,累積時數即時回傳到公路總局,若開車超過十二小時無法發動車輛,也避免業者造假。

公路總局運輸組長劉育麟回應,「站在交通部跟公路總局的立場,不希望去增加民眾負擔,我們也研議用補貼方式,去貼補中間的差額。」公路總局強調不樂見客運漲價,現行仍採補貼業者方式。對於是否需要工時卡,公路總局也說現在已經有「身份識別裝置」去掌握司機每日開車時數,若有異常再做稽查,但也坦承現行做法,只能在事後做稽查開罰。



1560409745p.jpg

2022杭州亞運 台灣百金之路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