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值日夜班的津貼交由勞資協商,容易和加班混淆,在各方要求檢討下,勞動部確定2022年停止適用現制、回歸工時計算,且在停止適用之前,會增訂懷孕哺乳婦女不可值夜班、以及值班必須支付的津貼標準兩大原則,以保障工作者權益。 工廠白天趕工,晚上休息後,要求員工留下值班,巡邏廠區或通報突發狀況,這種存在於製造業的情況即將改變。根據35年前公布的值班行政指導,如果從事巡邏或接電話等工作,由於不是例行工作的延伸項目,雇主可以只發津貼、不算加班。不過勞動部考量,以往值班津貼只透過勞資協商易發生糾紛,確定將在2022年停止適用此函釋。 勞動部勞動條件及就業平等司副司長黃維琛表示,「這個值日夜好像津貼太低了,我們現在把他回歸一個比較合理的基準,讓大家來做處理。第二個的話,女性勞工如果值夜,我們也會要求僱主注意安全衛生的措施和設施。」 勞動部強調,函釋停止適用之前將增訂兩大原則,包括值班必須支付的津貼標準不得低於每月基本工資除以240、再乘以值班時數的金額;且懷孕哺乳婦女不得值夜。對此,勞團認為這是賦予值班合理工資的進步改變。 台灣勞動與社會政策研究協會執行長張烽益表示,「把35年前的這個解釋令注意事項做比較明確的規定,我覺得這是好的事情,讓大家可以比較分清楚所謂的值班跟加班到底是什麼,然後讓勞資雙方比較明確遵守。」 考量函釋廢止前各事業單位的人力及工作調整都需人力增補,勞動部將落日時間延後到2022年,減緩經營人力上的衝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