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犬攻擊事件頻傳 立委要求農委會嚴管

比特犬攻擊民眾或寵物事件頻傳,有立委要求應加強管制危險犬隻,也呼籲禁止繁殖,對飼主加強教育。但農委會回應,危險犬隻管理,仍然有很大的改善空間,未來會全面調查,並落實登記制度。

熱情地跟狗玩耍、一點也不懼怕把手伸進去給狗狗舔,畫面上這隻黃色的比特犬,曾經1月份在基隆大街上咬死流浪狗,現在被安置在寵物銀行。

基隆市寵物銀行管理員 謝銘峰表示,「你像這一種(比特犬)的話,很多人想要養,但是他不見得能夠去控制牠,那如果比如說你要養的話,你一定要交由專業的來去訓練。」

管理員說屬於混血鬥犬的比特犬天生較具攻擊性,飼主如果對狗沒有進行適當的教育,就很可能會造成動物或是人的傷亡。另一位曾經被比特犬攻擊過的受害者也說,飼主必須負起責任。

民眾 喬小姐說,「我們去之前被咬的地方的時候,就會覺得很擔心,去那邊的時候,我們就也會注意那隻狗到底有沒有再跑出來。」

比特犬攻擊民眾或寵物事件頻傳,農委會說,國內飼養隻數已經破千,不過實際數量恐怕更高,因為各縣市犬隻登記率低,也造成犬隻管理困難。根據農委會公告的6大危險犬種,比特犬就是其中之一,另外還有日本土佐犬、紐波利頓犬、阿根廷杜告犬、巴西菲勒犬及獒犬。

農委會畜牧處副處長 王忠恕表示,「你有被沒入犬隻的一個行為,我們依照動保法,還可以不許他再繼續飼養動物。」

農委會表示,後續將進行危險性犬隻全面性調查並落實登記制度。不過立委質疑,現在只有要求出入公共場所要有成年人陪伴,並且要繫上1.5公尺內牽繩以及戴上口套,不僅是規範不足,也沒辦法有效管制,要求農委會應該對現有危險性犬隻強制絕育、禁止繁殖,飼主也應該考照,並繳交飼養保證金。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