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委會公告自今年三月一號起,禁止輸入和繁殖比特犬,到明年二月底為緩衝期。但在2010美國有多項研究指出,禁養特定品種的犬隻,無法降低攻擊事件,而是飼主應預防犬隻攻擊才是正道。在2020年農委會開始預告禁養比特犬後,各地陸續傳出棄養潮,也衍生出收容所後續照養負擔和動物福利等相關問題。隨著動物福利和寵物行為研究越來越受到重視,或許思考更多元的配套方式及策略,才能真正降低犬隻攻擊事件。
農委會在今年公告禁止輸入比特犬,已經有養的人要在明年228之前向政府登記備查。不過動保團體指出,全台目前收容106隻的比特犬都被關在獨立的籠子,另外禁令也引發一些長得相似比特犬的狗被人不養。
經常傳出傷人的比特犬,農委會從今(1)日開始,禁止民眾輸入或飼養,違者將以動保法最重開罰25萬。而已經飼養的民眾,在明年2月底前須完成登記備查。雖然緩衝期有1年,但全台各地紛紛傳出棄養情形,也讓動防所收容數增加不少。
比特犬攻擊事件頻傳,再加上農委會公告3月起,禁止比特犬飼養和買賣,也讓比特犬棄養數升高,桃園動物保護園區目前收養21隻,必須獨自關籠,未獲認養的比特犬恐得收容終老,造成園區收容壓力大。
又傳出比特犬咬傷人,23日上午雲林縣褒忠鄉,一隻原本綁在家中比特犬卻衝出家門,追咬路過騎單車80歲老人及送信郵差,造成兩人腳部有兩公分撕裂傷,雲林縣動植物防疫所表示,飼主沒做好管理、防護,已違反動物保護法第20條,可處3萬至15萬元罰鍰。
日前發生比特犬咬死三歲幼童的悲劇,引發後續狗是否安樂死的爭議,不過動保團體指出,此事件凸顯出國內有很多犬隻遭到不人道拴綁與關籠,反而導致有攻擊性的狗變得更有攻擊性,認為這都是飼主責任不足所導致的人狗衝突,問題在飼主身上。
日前,屏東縣發生3歲男童遭到鄰居所飼養的比特犬咬傷,最後送醫不治。目前這隻比特犬,正在流浪犬收容中心安置中,外界擔心可能面臨安樂死,不少網友湧入縣長潘孟安臉書留言,要為比特犬請命。潘孟安今(6)日表示,人與動物都要保護,在司法審判前會善待比特犬,未來不排除媒合認養。
進前有比特犬咬死人的事件,昨昏佇屏東春日鄉,也發生一个3歲的查埔囡仔,去予厝邊的比特犬咬著腹肚。因為咬一下傷嚴重,送病院也是救無轉來,目前警方也當咧調查案件。
又傳出比特犬傷人事故,屏東春日鄉昨(2)日晚間發生不幸悲劇,一名3歲男童被鄰居家的比特犬咬住腹部,因傷勢嚴重,送醫後宣告不治,全案正由警方調查釐清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