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數位學習教材培養小朋友的主動學習力和理解力,這是目前在宜蘭花東地區,部分偏鄉學校的課堂上會出現的教學方式之一。
均一平台教育基金會執行長呂冠緯表示,「每一個孩子,是有機會在老師跟科技的幫忙之下,是可以在適當的程度去做學習,不管他是閱讀,不管他是英語文,前提是孩子要有數位自學力,所以老師要怎麼樣讓孩子有一個數位理解力,就需要去搭鷹架(從訊息到整合等項目)。」
呂冠緯認為,扼殺學生主動學習力主因,和傳統教育模式的單向訊息傳遞有關,因為學生可能得持續吸收自己根本沒興趣的事物,因此教學方式可以從不同面向再進行調整。
美感教科書再造計劃共同發起人陳慕天表示,將在國英數自社的不同課本裡面,把課本變漂亮,可以讓學生上國語時也閱讀好看的版面,將美感貫穿在教育的每個環節;面對電子書等新興科技,陳慕天也指出未來的教育可以往客製化發展,「我認為在未來的時代,當電子書這些東西慢慢發生的時候,它其實可以更多的客製化,例如說你的學習、你遇到問題的時候,它的一些的單位是可以轉換的。」
以「美感教科書」為例,團隊創立四、五年以來,打破傳統課本的編排方式,找來專業設計團隊,利用豐富的插畫、象徵符號連結等技法,已經改造10本課本,接觸全台2、300個班級,送出超過1萬本書。原先只是國小的輔助教材,現在更計劃和公家機關合作,期待未來能為新課綱的美感領域激發更多想法,為數位新世代注入更多元的靈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