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礦工生活 塞爾維亞銅礦區設地下咖啡廳
陳秋玫 / 編譯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塞爾維亞的博爾是當地最大的銅礦生產區。2012年時,礦區為了讓礦工們有機會把自己的工作環境介紹給親友,特別在地下400公尺的礦坑,開闢了咖啡區,讓遊客深入地心喝咖啡。
穿著螢光背心頭戴防護安全帽,一群人搭著工作電梯,緩慢下降到地底400公尺處,如此大費周章,就是要來這家位在塞爾維亞最大銅礦區地底的礦坑咖啡店嘗鮮。
礦工 拉多吉希奇說:「我第一次來這家咖啡店是在2014年,我真的很喜歡這裡,很有特色很漂亮,不過真的待在礦坑就是兩回事了。」
天然沒有任何粉刷的石洞、搭配樸質的木製桌椅、還有一些跟礦工有關的裝飾物。這家在2012年開張的礦坑咖啡店,是為了讓礦工的親友或是其他觀光客,有機會一探他們工作的狀況特別開設的。來過這裡之後,能夠更加體會礦工們賺的是用命換來的辛苦錢。不過事實上咖啡店的舒適環境,已經遠比潮濕陰暗充滿灰塵的礦井,好上好幾百倍。
礦工 米洛薩杰維克表示,「我從1995年開始在礦區工作,我想讓我的父母了解我的工作是怎麼回事,就帶他們過來這裡坐坐。」
儘管受限於環境,來到這裡只能免費喝到即溶咖啡,但因為礦坑咖啡店,只此一家別無分號,還是吸引不少人不遠千里而來。礦區方面表示,從咖啡店開張以來,已經有5千多人造訪過這裡。
博爾礦區公關 瓦希莉克說:「世界其他地方找不到跟這裡一樣的,這裡是地心,活生生的礦井,在咖啡店上頭跟下頭都有礦工在工作。」
在1990年代之前,塞爾維亞還隸屬南斯拉夫聯邦的時候,採礦是當地重要的經濟支柱。不過近來產能逐漸下降,虧損連連。這幾年當局一直嘗試將礦區私有化,直到今年才敲定合作對象。塞爾維亞跟中國最大金礦企業,紫金礦業集團簽約,將採礦權交給這家公司。不過目前礦工們並不清楚,這項交易是否會對他們的工作權益造成影響。
穿著螢光背心頭戴防護安全帽,一群人搭著工作電梯,緩慢下降到地底400公尺處,如此大費周章,就是要來這家位在塞爾維亞最大銅礦區地底的礦坑咖啡店嘗鮮。
礦工 拉多吉希奇說:「我第一次來這家咖啡店是在2014年,我真的很喜歡這裡,很有特色很漂亮,不過真的待在礦坑就是兩回事了。」
天然沒有任何粉刷的石洞、搭配樸質的木製桌椅、還有一些跟礦工有關的裝飾物。這家在2012年開張的礦坑咖啡店,是為了讓礦工的親友或是其他觀光客,有機會一探他們工作的狀況特別開設的。來過這裡之後,能夠更加體會礦工們賺的是用命換來的辛苦錢。不過事實上咖啡店的舒適環境,已經遠比潮濕陰暗充滿灰塵的礦井,好上好幾百倍。
礦工 米洛薩杰維克表示,「我從1995年開始在礦區工作,我想讓我的父母了解我的工作是怎麼回事,就帶他們過來這裡坐坐。」
儘管受限於環境,來到這裡只能免費喝到即溶咖啡,但因為礦坑咖啡店,只此一家別無分號,還是吸引不少人不遠千里而來。礦區方面表示,從咖啡店開張以來,已經有5千多人造訪過這裡。
博爾礦區公關 瓦希莉克說:「世界其他地方找不到跟這裡一樣的,這裡是地心,活生生的礦井,在咖啡店上頭跟下頭都有礦工在工作。」
在1990年代之前,塞爾維亞還隸屬南斯拉夫聯邦的時候,採礦是當地重要的經濟支柱。不過近來產能逐漸下降,虧損連連。這幾年當局一直嘗試將礦區私有化,直到今年才敲定合作對象。塞爾維亞跟中國最大金礦企業,紫金礦業集團簽約,將採礦權交給這家公司。不過目前礦工們並不清楚,這項交易是否會對他們的工作權益造成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