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超商流連 只帶千元離家兩個多月

李淑蘭 孟昭權 / 高雄報導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今天凌晨,高雄市警方發現一名青少年在超商內流連,上前查問身分,發現他因為和家長就學理念不同,只帶著1千元,從台北搭車南下,而且已離家兩個多月,由於這是他第二度離家,專家建議,面對「目的性」離家原因,家長必須花更多心力解決,否則恐怕會一再重演。

16歲張姓青少年被尋獲,一臉錯愕,面對警方詢問,還謊稱和父親沒聯繫,不過透過警政系統,警方發現他在去年10月底被家屬通報失蹤,算一算已離家兩個多月,趕緊聯繫家屬報平安。

高雄市保大迅雷中隊分隊長 林卓材說明,「這是他第二次(離家),我們經過側面得知,他就是因為跟他父親因為就學的理念不合,他一直想要打棒球,可是他的父親很反對,認為他以學業優先。」

隨身只帶1千元和簡單衣物,已從高中休學的張姓青少年,自己搭車自台北南下,三餐靠泡麵果腹,還到夜市打零工賺取生活費,兩年前也曾因家庭相處問題,短暫離家出走。專家提醒,青少年目的性離家出走,家長必須面對問題去解決,否則恐怕一再重複離家、返家。

失蹤兒童少年資料管理中心組長 許慶玲說:「有些狀況有可能是因為問題一直沒被解決,因為有些孩子離家過他再回來的時候,有些父母會選擇退讓。當孩子再回來,找到之後回來的時候那個溝通跟討論是很重要的。」

專家也建議,當親子溝通一再無法獲得共識,或許可以透過第三方協助,像是社工或是社福機構諮詢專線,提供適時的引導,來化解親子衝突。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