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直播

脊髓植入電子刺激器 助下肢癱瘓者可行走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輪椅族已經有機會可以重新站起來!美國研發出最新療法,在癱瘓者的脊髓下植入電子刺激器,產生電流刺激脊椎神經,成功讓半身不遂者站起來行走。

每一步都走得很辛苦,但是29歲欽諾克還是笑得很開心,因為五年前他因為一場車禍傷到脊椎,被醫生宣告半身不遂、終身都得靠輪椅,但是現在他不只可以站起來,甚至還可以走。

欽諾克表示:「我的坐姿平衡比以前好多了,我射箭也好多了,因為我能握住,有較多的支撐點,我的站姿也好很多,不用輔助也能站立。」

美國明尼蘇達州梅約醫學中心,兩年前在欽諾克的脊椎植入這個像電池大小的電子刺激器,產生電擊刺激脊椎,讓腿部肌肉能更容易接收到腦部傳遞的信號。經過43週的復健,欽諾克不只能站立,現在雙腳還可以支撐身體大部分重量維持平衡、慢慢行走。

梅約醫學中心神經外科醫生 李醫師表示:「當他開始出現步行的動作時,我們就自問,患者能否在柺杖輔助下站立、並走到房間另一邊?很讓我們興奮的是,我們做到了。」

神經外科醫師表示,他們發現受傷的脊椎神經元網絡仍可發揮作用,證明癱瘓再也不是永久性損傷,是醫學一大突破。不過電子刺激器雖可幫助癱瘓患者行走,但無法恢復雙腳的知覺,一關機後,患者又回到癱瘓的狀態。欽諾克目前只能在復健人員協助下練習走路,相關實驗也仍在持續中。

梅約醫學中心輔助修復技術室主任 趙醫師表示:「這病例鼓舞了我們繼續研究,現在也知道什麼是可能的,我們複製之前的成效,讓脊椎完全受損的患者能再次移動他們的肢體。」

這項研究的經費部分來自克里斯多福李維基金會,李維是扮演「超人」的著名好萊塢演員,他在1995年因為騎馬摔傷導致癱瘓,所以設立基金會協助提升社會對脊椎傷患的關注 。根據英國泰晤士報的報導,這種植入式的刺激療法,每位患者大約要花費折合新台幣約一千零五十萬元。


 
您的參與,
讓公共服務更完整!
閱讀、按讚,就能客製您的專屬推薦新聞
本網站使用 Cookie 技術提升體驗,詳見服務條款。繼續瀏覽即代表同意上述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