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隆港理貨員高齡化 20逾年無新血
蔡慧玲 應磊奇 / 基隆報導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基隆港有上百位理貨員,因為退職金提撥問題,20多年來沒有新進人員,有人快90歲還在工作。為了增進新血,航港局提出,讓理貨公司增補一名新理貨員,就補貼現任理貨員6萬元的退休金等方案,引發工會強烈反對,批評航港局一再偏坦資方,卻沒有正視理貨員長期以,沒有勞健保以及雇用制度不明的問題。
基隆市輪船理貨工會理事長鄭梓建在民國56年考到證照後,在基隆港當理貨員已經52年,平時要負責海運貨件的計數、點收,以及標識貨櫃職別,還要協助監督是否有違法走私,他說這工作,不只需要體力、耐力,還有敏銳度。
鄭梓建舉例,「譬如說我要調一個櫃子的時候,人家在問說哪一個櫃子、什麼時候可以上來怎麼樣的,那我們就知道那櫃子有問題,我們會幫海關講說注意一下,那個東西你們趕快查。」
鄭梓建已經72歲了,還在工作,不過,聽到航港局為了讓理貨員加入新血,提出讓理貨公司增補一名新理貨員,就補貼現任理貨員6萬退休金的方案,是相當不滿,批評用理貨員不夠的理由,要開放一退一進的政策,是在偏坦資方,沒有正視理貨員的勞動權益。
鄭梓建認為,「現在基隆港沒有人有保障,也沒有勞保,也沒有健保,也沒有退休金,什麼都沒有。我們不平就這樣,那政府機關它也不管啊。」
依照現行規定,理貨員甄試作業是由商業公會和職業工會共同辦理、以及核發證照,航港局表示,由於雙方在退職金提撥問題引起糾紛,導致基隆港20多年沒有新進理貨員,有理貨員都快90歲了,如果退休金補貼制度,工會不贊同,將採用工會的建議,讓理貨證照統一由航港局處理。
航港局副局長劉志鴻說明,「那願意出來趕快修法,修法以後當然就由我們航港局這邊來招新。招新完了以後,只要核可的,我們讓業者從裡面自己去找,看你們要聘用哪個人當理貨員。」
目前,基隆港有證照理貨約100多人,針對理貨員甄補的問題,港航局決定修法,不過,理貨員長期未受到固定雇用和勞退提撥等勞動爭議,仍舊沒有獲得解決。
基隆市輪船理貨工會理事長鄭梓建在民國56年考到證照後,在基隆港當理貨員已經52年,平時要負責海運貨件的計數、點收,以及標識貨櫃職別,還要協助監督是否有違法走私,他說這工作,不只需要體力、耐力,還有敏銳度。
鄭梓建舉例,「譬如說我要調一個櫃子的時候,人家在問說哪一個櫃子、什麼時候可以上來怎麼樣的,那我們就知道那櫃子有問題,我們會幫海關講說注意一下,那個東西你們趕快查。」
鄭梓建已經72歲了,還在工作,不過,聽到航港局為了讓理貨員加入新血,提出讓理貨公司增補一名新理貨員,就補貼現任理貨員6萬退休金的方案,是相當不滿,批評用理貨員不夠的理由,要開放一退一進的政策,是在偏坦資方,沒有正視理貨員的勞動權益。
鄭梓建認為,「現在基隆港沒有人有保障,也沒有勞保,也沒有健保,也沒有退休金,什麼都沒有。我們不平就這樣,那政府機關它也不管啊。」
依照現行規定,理貨員甄試作業是由商業公會和職業工會共同辦理、以及核發證照,航港局表示,由於雙方在退職金提撥問題引起糾紛,導致基隆港20多年沒有新進理貨員,有理貨員都快90歲了,如果退休金補貼制度,工會不贊同,將採用工會的建議,讓理貨證照統一由航港局處理。
航港局副局長劉志鴻說明,「那願意出來趕快修法,修法以後當然就由我們航港局這邊來招新。招新完了以後,只要核可的,我們讓業者從裡面自己去找,看你們要聘用哪個人當理貨員。」
目前,基隆港有證照理貨約100多人,針對理貨員甄補的問題,港航局決定修法,不過,理貨員長期未受到固定雇用和勞退提撥等勞動爭議,仍舊沒有獲得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