蕉農:外銷不能僅靠農委會、台農發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今年香蕉盛產,農委會輔導成立的台農發公司,6月外銷香蕉到中東23公噸,比預期目標還少;高雄旗山和美濃的蕉農認為,外銷不能靠農委會或是單一公司,而且中東船運至少25天,香蕉鮮度會受影響,都需要克服。
篩選過的香蕉、浸泡清洗,接著裝箱冷藏,準備外銷日本。旗山蕉農郭泰呈表示,「這些是要出口日本的,整個馬上進來預冷,已經達到整個冷鏈制度的部分。」
根據高雄市農業局資料,今年1到6月,高雄香蕉外銷量600多公噸,仍以日本為主,其次是中國,全年度目標1650公噸,對比農委會輔導的「台農發公司」6月外銷中東23公噸,目標120公噸,旗山蕉農認為,外銷涉及關稅、藥檢和產品規格,不該只有農委會或台農發公司單打獨鬥。
旗山蕉農王繼維表示,「農業這一塊也是國貿的一部分,能不能在這個方面,從現在開始大家一起來處理看看,你怎麼樣去把這個機制建構起來?有不同的系統來分工,國家的能量就在這裡。」
擔任過美濃農會理事長的蕉農朱信強也指出,過去曾出口香蕉到中東,比起日本船運4到6天,中東至少25天,鮮度受影響,而且台灣生產成本比起菲律賓、中南美洲還高。
朱信強指出,「港澳、新加坡、中國大陸鄰近的這些國家,對我們來講是比較有優勢的,它運輸成本低,第二個香蕉的鮮度夠。」
朱信強也表示,外貿協會長期在外深耕,應更積極協助農產品外銷,而對於成立外銷專區,朱信強樂觀其成,王繼維則認為遊戲規則若沒訂清楚,問題仍舊難解。
篩選過的香蕉、浸泡清洗,接著裝箱冷藏,準備外銷日本。旗山蕉農郭泰呈表示,「這些是要出口日本的,整個馬上進來預冷,已經達到整個冷鏈制度的部分。」
根據高雄市農業局資料,今年1到6月,高雄香蕉外銷量600多公噸,仍以日本為主,其次是中國,全年度目標1650公噸,對比農委會輔導的「台農發公司」6月外銷中東23公噸,目標120公噸,旗山蕉農認為,外銷涉及關稅、藥檢和產品規格,不該只有農委會或台農發公司單打獨鬥。
旗山蕉農王繼維表示,「農業這一塊也是國貿的一部分,能不能在這個方面,從現在開始大家一起來處理看看,你怎麼樣去把這個機制建構起來?有不同的系統來分工,國家的能量就在這裡。」
擔任過美濃農會理事長的蕉農朱信強也指出,過去曾出口香蕉到中東,比起日本船運4到6天,中東至少25天,鮮度受影響,而且台灣生產成本比起菲律賓、中南美洲還高。
朱信強指出,「港澳、新加坡、中國大陸鄰近的這些國家,對我們來講是比較有優勢的,它運輸成本低,第二個香蕉的鮮度夠。」
朱信強也表示,外貿協會長期在外深耕,應更積極協助農產品外銷,而對於成立外銷專區,朱信強樂觀其成,王繼維則認為遊戲規則若沒訂清楚,問題仍舊難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