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賣場鋪智能地板 逛街發電集紅利
徐家仁 / 編譯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結合人力發電和平常會做的動作,不但能達到永續能源利用,也更有參與感。英國一家科技公司,研究我們最平常的動作走路,轉化為可用的電力能源。
民眾在大賣場的通道走來走去,乍看之下沒什麼太特別的地方,但仔細看看他們踏過的一片由幾十個三角形組成的區塊,每當有人的腳踩過去,三角形板子就會稍微凹下去再彈回來。
這就是踏步發電系統的核心。每個三角形踏墊的尖端,底下都有附加電磁發電裝置。當人踩上去,電磁裝置受到垂直的力量擠壓,就會產生電能。而大賣場通道由30多到40個電磁裝置組成的陣列,在人多的時候就能收集較多人力發電的能源,PaveGen科技公司行銷專案主管大衛萊特說,「我現在走在這個陣列上,它會把我的動能轉化為電力,並產生資料與回饋,讓我可以在賣場內使用。」
也就是說,消費者走過這個發電陣列,一方面為賣場產生電力,一方面透過手機應用程式轉變為紅利點數,在結帳時獲得一些折扣。
當然,這種發電方式產生的電力相當有限。以科技業者透過應用程式統計的結果,測試當天客人總共踩過這個陣列達85000多步,產生的能源大約18萬7000多焦耳。換算下來相當於每小時52瓦特的電力,比起賣場的用電可說是杯水車薪。不過業者認為,這樣做的意義在於,讓一般人也可以參與永續能源的產生與利用,大衛萊特說,「人們想做好事,大家會看著我們和地球如何互相對待。人們會想要有機會貢獻自己的腳步,用各種方式參與其中。」
當然,實體賣場在面對網路購物風潮的壓力下,也希望用這種獨特的體驗,保持客戶的忠誠度。
民眾在大賣場的通道走來走去,乍看之下沒什麼太特別的地方,但仔細看看他們踏過的一片由幾十個三角形組成的區塊,每當有人的腳踩過去,三角形板子就會稍微凹下去再彈回來。
這就是踏步發電系統的核心。每個三角形踏墊的尖端,底下都有附加電磁發電裝置。當人踩上去,電磁裝置受到垂直的力量擠壓,就會產生電能。而大賣場通道由30多到40個電磁裝置組成的陣列,在人多的時候就能收集較多人力發電的能源,PaveGen科技公司行銷專案主管大衛萊特說,「我現在走在這個陣列上,它會把我的動能轉化為電力,並產生資料與回饋,讓我可以在賣場內使用。」
也就是說,消費者走過這個發電陣列,一方面為賣場產生電力,一方面透過手機應用程式轉變為紅利點數,在結帳時獲得一些折扣。
當然,這種發電方式產生的電力相當有限。以科技業者透過應用程式統計的結果,測試當天客人總共踩過這個陣列達85000多步,產生的能源大約18萬7000多焦耳。換算下來相當於每小時52瓦特的電力,比起賣場的用電可說是杯水車薪。不過業者認為,這樣做的意義在於,讓一般人也可以參與永續能源的產生與利用,大衛萊特說,「人們想做好事,大家會看著我們和地球如何互相對待。人們會想要有機會貢獻自己的腳步,用各種方式參與其中。」
當然,實體賣場在面對網路購物風潮的壓力下,也希望用這種獨特的體驗,保持客戶的忠誠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