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橫公路工程 百年土地公廟拆遷讓路

苗栗縣北橫公路,銜接台三線最後一段工程已經動工,但三灣鄉一座超過200年歷史的土地公廟,正好在工程路線中,面臨拆除在即。村民一度掙扎是否要改變路線改拆民宅,村長擲筊請示土地公,同意拆遷土地公廟,保留民宅。

怪手來回進行開挖,一旁的工人也同時施做排水系統的綁模工程,這裡是苗栗縣北橫公路最後一段工程,工程穿過內灣村,村裡一座超過200年的土地公廟,還有一座石母祠將被拆除,這可是地方上的大事。

三灣鄉內灣社區發展協會總幹事許智雄表示,「居民一定會有一些聲音在啊,那一定要請示過伯公(土地公),
所以當時村長包含一些遷廟的委員會的成員,一定都會做擲筊請示伯公,畢竟伯公要搬家。」

工地負責人安主任指出,「蓋這工務所的時候,村長和地方人士就有來講過這件事情,我們的總監有為了這件事情,特別去擲筊,那祂允許,我們才敢動。」

內灣社區發展協會總幹事表示,庄主福德祠是內灣村第一座土地公廟,也是村民的信仰中心,一開始不少人反對拆遷,但若變更工程路線,就變成對面的4間民宅要被拆掉;最後由村長向土地公請示,連續擲出三個聖筊,表示土地公同意拆遷福德祠。由於400萬左右的拆遷費用目前還差了100萬,村裡也開始對外募資;不過這樣的交通建設,也對農村造成衝擊,地方希望能有更完整的配套。

社區發展協會總幹事許智雄表示,「如果我們這條路開下去以後,包含路過三灣鄉的部分,能夠營造出一些亮點,其實我相信就是在地方建設、文資保存,包含旅遊,其實是可以有一個平衡點。」

村民說,願意配合縣府的交通建設,但希望這條北橫公路,帶來的不要只是車流、噪音和汙染,也期盼能帶動偏鄉活化,客家傳統聚落文化同時被保存。


 

專題|土耳其百年震殤 「鬆餅式坍塌」為何釀禍?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