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家妝點百年老聚落 "蘆竹湳"年味十足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在苗栗縣的頭份,有一個叫蘆竹湳的小聚落,雖然在工業區附近,但三百年來,一直維持閩南傳統的聚落。社區發展協會今年邀請真多藝術家,結合古厝與藝術創造裝置藝術,讓新的一年有好彩頭。
在變遷快速的現代,保有五十多座古樸紅磚古厝的蘆竹湳聚落,維持著非常難得的閩南風情。為了慶祝年節,社區邀來多位藝術家,妝點聚落。在地藝術家陳世政用五千塊廢棄的瓦片,拼湊起飲水思源的水滴意象。
==蘆竹湳在地藝術家 陳世政==
大川大河的源頭
都是由一滴小水滴匯聚而成
廢棄的瓦用3D列印的手法
去創作一個水滴
來代表源的象徵意義
蘆竹湳在過年時有個挖空蘿蔔當燈籠的習俗,在地出生、在外打拚的陶瓷企業家林光清,促成了這場藝術嘉年華,他準備在整個聚落布置一百盞蘿蔔外型的燈光,以現代素材呈現童年回憶與故鄉的美好。
==蘆竹湳藝術祭發起人 林光清==
一百多個 整個村莊
它也是一個數大即美
又是蘿蔔燈 又是蘆竹
就有它的意涵在
==蘆竹湳藝術祭發起人 林光清==
人就是這樣
離開自己的故鄉越久越遠
這個思念 這個牽掛就越多
所以也講過 我們回不到小時候
可是希望回到老地方
藝術家游文富則是以竹編搭配當地老樹,創作出大型蘿蔔燈。
==竹編藝術家 游文富==
蘿蔔的剪影 變成一個燈籠
這樣的意象
再結合它們原本蘿蔔燈的造型
含在裡面
感覺上都蘿蔔 反覆的蘿蔔
也是好彩頭 不斷地好彩頭
這樣子的意味而已
朱宗慶打擊樂團重新編曲蘆竹湳之歌,藝術家為社區量身打造裝置藝術,一起為古厝增添濃厚年味,用藝術活化了百年老聚落。
記者 陳佳利 陳忠峰 苗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