稱"穀類紅寶石" 紅藜米今年產量大減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原住民傳統植物紅藜米,是保健養生食品,這兩年很受歡迎,價格也看好,不過今年紅藜生長,提早開花晚結穗,產量大減。專家研判,可能是農民栽種期給水不足造成。
整片像火紅顏色的紅藜田,農民趁著下一波寒流來襲前,趕緊採收這種有穀類紅寶石之稱、價位又高的紅藜米。不過農民卻發現,去年十月種下的紅藜,生長兩個多月還長不到六十公分高就開始抽穗,有早熟的情況,但結穗期卻延後,而且結的紅藜米密度稀疏,沒有往年好,產量大減,採收量只有往年的三分之一。
==農民==
今年(高度)稍微短一點 就是說
應該是天氣比較熱也有關係
==產銷班班員 謝雅雯==
今年的部份整個結穗延後
那個產量的部分減少得非常多
專家說,紅藜的生長有播種到抽穗前的「營養生長期」和結穗「生殖生長期」,可能是在去年十月播種後的「營養生長期」,農民給的水份不足,植物為了延續後代就自己提早開花,產量也就會受到影響。
==台東農改場研究員 陳振義==
它必須在幼苗期間
必須要有適當的水分
它才能夠行營養生長
陳振義說,目前台東和屏東有部份紅藜田已經傳出提早結穗的情況,不過品質不受影響。但要提醒農民,在沒有發生提早結穗的紅藜田,要注意下一波寒流來襲的乾冷天氣,多為紅藜灌溉補充水份。
記者 章明哲 台東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