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直播

教育部推國立大學法人化 人事財務更彈性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大學校長會議今天進行第二天議程,教育部拋出國立大學法人化的構想,對象瞄準打國際盃的國立大學。未來若實施,大學不再是教育部所屬單位,有完全自主能力,人事和財務也更有彈性。而蔡英文總統上任後首次參與會議,校長們在閉門會議中,則是直接反應、希望學費自由化。 去年的大學校長會議,由副總統陳建仁代表,今年,蔡總統親自參與,致詞時強調,培育學生的學制應更彈性,讓學生興趣與社會有高度連結,學校與職場界線將不會如此清楚。 總統 蔡英文喊話,「要讓高等教育走出封閉的系統,朝開放創新的辦學模式來發展;除了彈性學制,大學也要提供跨學科的創新課程。」 大學不能只思考如何維繫規模與經營,資源分配不應吃大鍋飯,蔡總統認為,大學應積極找出辦學特色,而隨後的閉門會議,私立大學再針對強化競爭力,向總統建言學雜費自由化。 私立大學校院協進會理事長 李天任認為,「如何能夠兼顧教學的品質,適當的放鬆,又能對弱勢學生的入學條件不受到影響,這需要做通盤的考量。」 教育部次長 姚立德提到,「我們特別鼓勵大學能夠薪資差異化,差異化問題不要太擔心給太多,太多我們教育部跟學校一起對半分。」 學費凍漲了十年,未來有無鬆綁可能,教育部拋出國立大學法人化的規劃,可能有機會。因為假若大學朝向自主的獨立法人,不再向教育部負責,治理會有更多彈性,而初步將瞄準打國際盃的學校,也就是過去邁頂計畫,台成清交等學校。 國立大學校院協進會理事長 蘇慧貞強調,「在政府沒有更清楚的,他的資源、態度、政策,以及相關具有穩定性的配套措施拿出來一起討論之前,我們應該說是審慎期待吧。」 有校長認為,大學法人化是國際趨勢,但相關細節必須先擬定,否則執行上挑戰不小。 記者 李淑蘭 孟昭權 台南報導

823公投》重啟核三,你怎麼看?

您的參與,
讓公共服務更完整!
閱讀、按讚,就能客製您的專屬推薦新聞
本網站使用 Cookie 技術提升體驗,詳見服務條款。繼續瀏覽即代表同意上述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