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直播

太陽光電面積難求 屋頂種電.違建成阻力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再生能源政策,目標2025年綠電占比,提升到二十。其中的太陽光電裝置容量,要達到2000萬千瓦。但台灣地狹人稠,太陽光電面積取得不易,而且屋頂違建占了百分之八十,要在屋頂種電也相當困難。有學者透露,經濟部已經在今年,悄悄下修太陽光電、2020年的目標裝置容量。 鹽工在結晶池拿著木把,賣力將雪白粗鹽,從池底杷起。2001年鹽田廢曬後,僅剩少數轉型為觀光用途,其餘嘉義布袋和台南七股,共803公頃的鹽田,被能源局選址為太陽光電適合發展的基地。 ==能源局主秘 蘇金勝== 很多私有土地是零零星星 鹽田剛好有這樣的優勢 就是國有土地 如果經濟部規畫好 來招商辦理 它可以很快就做起來 太陽光電目標2025年裝置容量,要達20GW,相當於7.4座核四廠,所需的用地面積達3萬公頃,比整個台北市還大。儘管政府盤點出鹽灘地、水庫、滯洪池或不利耕作的地層下陷區,可用來「種電」,但依然遭到質疑,距離目標面積,還遠遠差了一大截。 ==核能流言終結者創辦人 黃士修== 最關鍵的問題在於土地 (盤點後)大概只有不到五分之一 大面積種電除了土地取得的挑戰,另外還可能威脅當地生態,能源局想要力推的廢棄鹽田,在嘉義布袋一帶,就有不可忽視的生態價值。 ==中華鳥會專員 沈育霖== 沿著鹽田走一圈 你就可以知道那鳥的數量 它那種壯觀的場景 取得大量土地、大面積發電,發展再生能源還要走回傳統的大規模發電模式嗎?有學者認為,太陽能應該採分散式發電的屋頂型為主,就可以節省土地的使用。可是,若要蓋在都市樓房的屋頂,卻有高達百分之八十都是違建。 ==行政院能源辦執行長 楊鏡棠== 所以違建不合法 是不是可以就地合法 就法律來講不太可能 可是我們有放鬆了 譬如說 如果假設違建只有支架 旁邊沒有圍起來 這種就可以放寬使用 能源轉型遇到的關卡重重,清大原子科學院長葉宗洸透露,經濟部去年設定,太陽光電裝置容量,目標2020年發電877.6萬千瓦,但今年,卻自動下修到650萬千瓦。 ==清大原子科學院長 葉宗洸== 非常有可能你在2025年 根本沒有辦法達到 你現在預定的目標 台灣地狹人稠,種電用地取得困難,且有生態衝擊的兩難,而往屋頂上發展,又遭遇違建問題,要讓再生能源發電量達標,恐怕得跨過這一道又一道關卡。 記者 黃怡菁 郭俊麟 報導
您的參與,
讓公共服務更完整!
閱讀、按讚,就能客製您的專屬推薦新聞
本網站使用 Cookie 技術提升體驗,詳見服務條款。繼續瀏覽即代表同意上述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