遏止毒蟲犯罪 家庭.醫療.社會共同投入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女童遭隨機砍殺案,而狠心行兇的嫌犯王景玉,10年前就有毒品前科,犯罪專家分析,可能因為長期吸毒,引發異常暴力傾向,要防制這類人的行為,恐怕無法單靠法律力量,必須從家庭、醫療、社會共同投入
==(105.3.28)被害女童母親==
這個社會一直在談家庭
教育以及工作間的平衡
我辭職之後回家帶小孩
我沒想到這個社會
會是如此的不安全
再也無法看見寶貝女兒,媽媽的心已被撕裂,她沒有想到,開心帶孩子出門,卻碰上兇殘嫌犯,斷送一條小生命。
==(105.3.28)被害女童母親==
兇嫌基本上在當時是沒理智的
這不是靠立什麼法
怎麼做處置
能夠解決這個問題
我還是希望能從根本
從家庭 從教育
來讓這樣子的人
消失在社會上面
這是一個心碎母親,最沈痛的呼籲,在她眼中,隨機殺人的嫌犯王景玉,當時像完全失去理智,瘋狂砍殺,警方查出,嫌犯案發前,先到超市買菜刀,再到西湖國小附近,找尋下手目標,行為殘暴的王景玉,是個吸毒慣犯,沒有工作,喜歡混用搖頭丸和安非他命,常常情緒失控,在社區大鬧,甚至曾毆打母親,成了頭痛人物,專家就認為,這次他殺人,可能因為長期吸毒,造成妄想,出現暴力攻擊,像這類的毒犯,宛如不定時炸彈,要有所防制,除了政府要建立一個監控平台,醫療體系制度,也必須介入。
==中正大學犯罪預防研究所長 許華孚==
現在的觀察勒戒跟強制勒戒制
其實都是在監獄裡面來做
這個醫療單位都沒有進來
我覺得說戒護的 警戒的
跟醫療的系統 都要進來
因為吸毒是一個
非常複雜的因素
它不是只有單一因素
專家認為,吸毒者通常有家庭、事業不順利的問題,要抑止犯罪,在監獄和看守所,都必須提供毒品犯的精神醫療團體,並協助處理心靈層面的問題,不能只單靠警力和法律,包括醫療、社福和教育單位,都得一同使力,唯有付出多點預防成本,才能有效降低隨機殺人悲劇,一再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