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毒

  • 警方對毒品犯插管強制驗尿 憲法法庭判違憲

    |

    若準警方掠著毒犯,因為收集證據的必要性,有可能會共嫌犯強制插管驗尿。毋過憲法法庭今仔日做出判決,認定這款無符合憲法的要求,認定違背憲法,對今仔日公告開始,上慢滿2年就會失去效力。

  • Special Forces Parachute Training Moved to Dapeng Bay 陸航海上傘訓首移大鵬灣 全員任務成功

    |

    Eighteen Army Aviation Special Forces personnel completed their skydiving training after jumping from 1,250 feet using the T-10B parachute. The training aims to equip trainees with the ability to land

  • 涉毒出獄44%兩年內再犯 學者:藉AI協助可降低3至5成再犯

    |社會

    法務部統計,從2017年到2019年,施用毒品離開矯正機關的收容人,以及獲得緩起訴戒癮治療,這些人裡高達4成4,2年內會再次使用毒品。面對居高不下的吸毒再犯率,有學者就提出,透過AI加入能夠有效降低,3到5成的吸毒再犯人口。

  • 巴黎擬設置「注射館」供毒癮者施用非法藥物 引發居民反彈

    |全球

    法國巴黎官方打算要設置「吸毒注射館」,讓毒癮患者在安全、可以管理的空間中使用非法藥物,以解決當地長年來的吸毒問題,不過這項政策引發居民強烈反彈。

  • 客運司機吸毒駕駛釀死傷 業者全面篩檢4人離職

    |

    今年今年9月,一名三重客運駕駛施用毒品後還開車,途中毒癮發作失控撞死人。三重客運集團所屬集團因此對旗下駕駛實施全面篩檢,四千多人中有兩人拒檢、另兩人驗出陽性,皆已離職。 今年九月,藍26公車駕駛服毒後還開車,失控撞上安全島,釀成一死一傷悲劇。駕駛事後坦承吸毒,已遭起訴,事發後三天他也自請離職。為防止悲劇,三重客運所屬的首都客運集團日前對旗下四千多名駕駛強制尿液篩檢,驗出兩人呈現毒品陽性反應,還有兩

  • 藍委提修社維法 毒駕、酒駕致死傷拘留3天

    |

    要遏止酒駕、毒駕,有立委提案要修正社會秩序維護法,明定吸毒開車或者是毒駕酒駕,造成他人受傷或死亡,應該要立刻拘留3天,並禁止接見通信。但內政部認為,在實務方面會有即時性問題,因此持保留態度;還有立委質疑,這種做法是民粹。而酒駕防制社會關懷協會也呼籲說,應該要從長計議。 2019年2月,台中一名陳姓男子無照三度酒駕,高速逆向撞死兩人,遭判刑7年。一樣是酒駕致死意外,同年7月,台中也有一名婦人遭酒駕的

  • 弒母二審無罪 藍委擬修法「吸毒排除減刑」

    |

    2年前桃園梁姓男子弒母砍頭顱案,二審以犯案時受毒品影響、欠缺辨識能力改判無罪,引起社會譁然,日前高院已發回更審。 國民黨立委萬美玲已提案,要修正「刑法」第19條,將吸毒、酗酒排除在減刑或不罰之外 萬美玲主張:「吸毒或是酗酒後,有了傷人或者致死等行為,其實不應該要去跟就是精神病患的一個保障來相提並論。」 民進黨立委鍾佳濱也表示:「幾級的毒品、使用多久,然後使用多少的份量,然後他行為時的狀態,定義下

  • 吸毒弒母判無罪 最高院撤銷判決發回更審

    |

    桃園市有一名梁姓男子,在2018年涉嫌殺害母親,並砍下頭顱從12樓拋出去。結果一審判無期徒刑,二審是認定他因為吸毒影響,所以在犯案當下欠缺辨識能力,改判無罪,並責付桃園市衛生局,引起外界譁然。而高檢署提出了上訴之後,最高法院今天撤銷二審的無罪判決,發回高等法院更審。 最高法院認定,在台大醫院的鑑定結果當中,只有提到不排除梁姓被告在犯案期間的卡西酮類物質作用最強,但是否是因為吸食卡西酮類毒品,而導致

  • 每年只抽檢1/4司機 交通部坦承驗毒有疏漏將檢討

    |

    台北市發生公車駕駛精神狀況不佳,衝上人行道釀死傷悲劇,事後駕駛坦承上週有吸毒紀錄。台灣汽車客運產業工會直指,其實客運界一直存在過勞問題,不排除有駕駛以吸毒提神,這也提醒政府應該重視客運業過勞問題。 21日在台北市內湖衝撞人行道的三重客運駕駛,坦承上週曾吸毒。目前政府對於客運業,只要求每年對25%的駕駛抽檢,若有陽性反應不得開車,直到驗出沒吸毒反應為止。交通部坦承,這部分確實會有遺漏,將要求公路總局

相關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