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特有的保育類--長鬃山羊,過去在中海拔的山區、才能看到,不過嘉義竹崎鄉、跟梅山鄉交界的圓潭自然生態園區,最近幾個月、卻出現牠的蹤跡。 山壁的草叢裡,長鬃山羊探出身子,在民眾發現牠的同時,不時用前腳踏地,做出警告動作。另一片光禿禿的山壁,一隻公的長鬃山羊,更是直挺挺地站在看起來幾乎無法容身的山壁上覓食,令遊客看了直呼可愛。 ==遊客== 這樣有看到了 哇 都不會滑下來耶 不會 好可愛哦 山壁就位在嘉義縣竹崎鄉圓潭自然生態園區一間民宿的後方,遊客不但從民宿頂樓,就能清楚看到長鬃山羊,民宿業者也說,最近幾個月,常發現牠們的踪跡。 ==民宿業者 王三華== (可能)921地震時 牠不知從哪個山頭 跑到我們這邊的山頭 所以現在繁殖滿多的 所以可以很常看到 從我民宿的頂樓 看過去的那片峭壁都看得到 地方認為長鬃山羊族群數量增加,才會拓展活動領域到接近部落的地方,學者根據五年來在山區田野調查的經驗推測,包括山羌、水鹿等大型保育類草食性動物,都有增加,但喜悅之餘,也有隱憂。 ==屏科大野生動物保育研究所 教授 裴家騏== 看得出來在過去的20年內 台灣的很多自然環境條件 有獲得改變 當牠數量增加或過多的話 超過這個環境的容許量 牠會對牠的森林 牠所生活的森林 產生很大的壓力 學者認為環境變遷,不只動物需要保育,植物也可能面臨威脅,尤其草食動物增加,更加重稀有植物的生存壓力,呼籲政府及早啟動族群調查,建立更詳細的資料庫,未來才能做到生物族群的永續管理。 綜合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