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今年是台北城建城130週年,當初台北城有5座城門,東西南北門之外還有一座小南門,其中西門在甲午戰敗台灣割讓給日本後被日本人拆掉。因此台北市文化局打算在捷運西門4號出口廣場,以裝置藝術的形式,重現西門,今天也公開重建後的模擬動畫跟模型,帶您搶先目睹。
利用西門的輪廓,切割後向外延伸,正面看像西門,側面看變成一個具有穿透性的大型公共裝置藝術建築,白天會有光影變化,夜晚會有燈光變化,是台北建城130週年當中西門重現的重頭戲。
==台北市副市長 張金鶚==
它具有現代跟過去的
一種連結的脈絡
我們為了這個地點找了很久
原址在中華路上 在馬路上
所以不可能在馬路上蓋
所以在這個旁邊
剛好捷運的4號出口
這個裝置藝術從不同角度看都會不一樣,拱門可以讓人們自由穿梭,就像進出城門,也像在遊戲,台北市文化局希望這裡未來能成為台北人跟遊客喜愛的地標。
==台北市文化局長 劉維公==
老城是屬於市民的
老城是屬於
喜歡台北市的一個地方
我認為未來一定是
它可以是
遊客喜歡去照相的地方
台北建城是清末光緒初年的大事,歷經好幾年的築城、在1884年完成,今年剛好滿130年,當初台北城有5座城門,東西南北門之外還有一座小南門,其中西門在甲午戰敗、台灣割讓給日本後、被日本人拆掉,因此重現意義不凡。
==台北市文獻會副主委 莊永明==
因為這個建築物
在戰爭中被毀掉
我一直強調說
將來真的有機會
要在很多定點
去把這些東西 重構出來
消失的西門將以整體比例縮小50%,重新矗立在西門町,未來這座新舊融合的裝置藝術就會擺在西門捷運站4號出口,8月2號慶城日,將在西門風華重現。
許恆慈 陳保羅 台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