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為了關注環境保育和食品安全,有紀錄片導演跟著台大研究團隊,深入探討2006年起、全球蜜蜂神秘失蹤的原因,其中也分析了農藥使用、對蜜蜂以及環境造成嚴重傷害。
勤勞的蜜蜂,每天忙著採花蜜和花粉,數百年來皆如此,不過從2006年開始,世界各地的蜜峰,一群又一群的離奇死亡,這種現象被稱為「蜂群崩潰症候群」,而國內外科學家研究發現,近來被濫用的殺蟲劑「益達胺」、也就是類尼古丁菸鹼農藥,殘留蜜蜂體內,是造成蜜蜂神經遲鈍,無法回巢導致大量死亡的主因。
==台大昆蟲系教授 楊恩誠==
非致死劑量的農藥
造成對蜜蜂的影響很大
同樣我們也可以從這上面來看
一些我們人類的問題
此外,研究還發現,蜜蜂的粒線體基因組合,和人類99%相同,也就是說,如果這種農藥對蜜蜂有害,經由食物鏈,也可能影響人體,尤其化學物質會入侵胎兒腦部,侵犯重要器官,造成荷爾蒙失調,甚至注意力不集中,產生過動症狀。
這部從蜜蜂看人類的紀錄片__-「蜂狂」,深度剖析農藥對蜜蜂、環境與人類的影響,製作團隊花了兩年時間,走訪台灣蜂農、與美國專門鑽研蜜蜂的學府進行訪問,就是希望喚起民眾對食安和環境問題的重視。
記者綜合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