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韓總統選舉個人生涯國家大事 年輕人各有看法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年輕選票不僅代表新的民意,更代表未來幾十年民眾力量的主軸和趨勢,年輕族群,特別是大學生,在韓國在民主化的過程當中,一直扮演了相當重要的關鍵角色。而現在的韓國年輕人,還有沒有當年學運世代學生對國家改革的堅持,或者現在經濟快速發展,年輕人有了不同的想法呢?記者徐家仁、彭耀祖的採訪鏡頭深入韓國社會,一起來聽聽韓國年輕人的意見。
延世大學碩士生 鄭在雄:我最關心的就是就業的問題。現在韓國的年輕人最關心就業的問題。
延世大學碩士生 金玟志:一般…現在大學生,一般最關心的就是找工作的問題。
這兩位專攻政治外交領域的延世大學同學,一個希望將來進公家機關,一個打算從事外貿工作。那麼,這群就讀大田又松大學中文系的同學,將來打算做些什麼呢?
又松大學中文系學生 禹杬:我希望以後從事韓中之間的外貿工作。成為一個中國通。
又松大學中文系學生 安仁真:我未來想當同聲翻譯。我覺得翻譯官是學習一種語言的人能達到的最高的位置,而且有很高的地位,收入也很不錯。
當然,除了自己的工作,這些大學生對國家大事也有自己的一套看法。
延世大學碩士生 鄭在雄:小時候就受到一定要統一的教育,感覺統一是理所當然的事情。但長大後,覺得要如何統一,南北關係要如何更穩定,如何謀求共同繁榮,才是我們比較關心的。
受訪的學生多數認為北韓發展核武,是朝鮮半島和平的重大威脅。不過,也有大學生抱持著相當另類的意見。
又松大學中文系學生 鄭銀榮:如果韓國和北韓可以統一的話,北韓有沒有核武器,我覺得無所謂。因為我們成為一個國家以後,他們的武器可以成為我們的武器。
5年前的韓國總統大選,發生美軍車輛撞死兩名國中女生的意外,引發年輕人憤怒示威,成為選戰勝負的決定因素之一。當年也在示威人群中的金玟志認為,經過5年沉澱情緒,現在韓國年輕人的想法有了一些轉變。
延世大學碩士生 金玟志:不是喜不喜歡的問題。誰能做我們的協辦者…協辦者對嗎…一起發展,一起互相支持,互相的發展,這個主要的問題。
那麼,韓國年輕人對日本的看法又是如何呢?
又松大學中文系學生 梁海林:日本曾經殖民韓國35年,在殖民期間,日本取締我們自己的語言和文化,強迫韓國人都學習日語,所以我最不喜歡日本。
學者分析,現在的韓國年輕人,和過去從事學生運動的所謂「386世代」比起來,幾乎不太關心國家大事,他們重視的是自己的生活和前途。因此,未來韓國政府如果要推動某些政策,需要年輕選民多做些犧牲,例如多交稅的話,將會遭遇更多的阻力。記者 徐家仁 彭耀祖在韓國首爾的報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