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直播

廣蓋社宅落實社會正義 借鏡荷蘭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都會區高房價問題,已經是個民怨。 不過政府宣布要蓋社會住宅或公益住時,卻會引發爭議和地方上的反彈。其實,在荷蘭,早在1901年就率先通過住宅法案,而觀光客最多的首都阿姆斯特丹,更成為荷蘭社會住宅發展的縮影,今天晚上十點鐘的"獨立特派員"節目,帶您一同來關心。  離阿姆斯特丹火車站只有五分鐘車程的GWL花園城市生態社區, 不同族群的小朋友開心玩耍, 家長們一點都不擔心, 因為占地六公頃的社區全是無車空間, 而且四處綠意盎然, 住戶還可以租塊開心農場當城市農夫 由自來水廠改建的GWL城市花園生態社區,是荷蘭社會住宅發展近期相當重要的里程碑, 因為這個社區當初主張環保生活, 以三百戶社會住宅和三百戶私人住宅混居,外觀品質都沒有差異, 但只有六分之一居民有停車位, 把空間留給綠地花園, 當初沒有建商願意興建一個沒有停車位的生態社區, 沒想到後來大獲成功 荷蘭的社會住宅發展並非一蹴可幾, 而是經過幾個世紀的實驗和學習, 從16, 17世紀私人或教會照顧弱勢婦女的慈善事業, 到1901年國會通過住宅法案, 明訂住宅為人權, 從打造勞工也能享受皇帝般生活的夢想住宅, 到發展主題訴求, 以共同價值觀讓不同階級族群混居的生態社區, 荷蘭好宅2.0 進化論, 還在持續演變中…
您的參與,
讓公共服務更完整!
閱讀、按讚,就能客製您的專屬推薦新聞
本網站使用 Cookie 技術提升體驗,詳見服務條款。繼續瀏覽即代表同意上述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