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錄片
-
台日合製紀錄片登日大銀幕 《神木之森》記錄阿里山鐵道史【涉己新聞】
|文教科技由公共電視和日本NHK合製的阿里山森林鐵道紀錄片《神木之森》,首度搬上日本大銀幕,運用8K超高畫質,記錄下鐵道百年歷史故事,讓不少日本觀眾看完之後很想去一趟阿里山。也有人說,觀賞影片的同時,就像身歷其境。
-
記錄片Tinder大騙徒主角落網 騙走多國女性約3億台幣錢財
|全球這個人就是跨國認證的以色列「愛情大騙子」,他宣稱自己是以色列鑽石大亨的兒子,透過交友軟體「Tinder」鎖定目標,用甜言蜜語哄騙女生,帶她們坐私人飛機、住五星級飯店;而接下來的情節大家應該想得到,他開始說自己被追殺,請對方給錢救命,但是一拿到錢,他就人間蒸發。
-
有四個嬰兒出生於「不存在的難民營」,如何回憶家族往事?【獨立特派員】
|社會在1970、1980年代,澎湖白沙鄉的講美村曾經住了2000多位越南難民。他們是在越戰結束,共產黨統一越南之後,為了逃離政治迫害、尋求經濟出路而流亡海外的船民。這些難民第二代,長大後特別回到澎湖尋根,回望這段關於逃亡、生存與身分認同的國族記憶。
-
紀錄片《核武戰爭風雲》闡述核武器改寫人類歷史
|全球今年是二次大戰結束80周年,1945年8月美國在廣島、長崎分別投下1顆原子彈,促使日本投降,結束了二戰。隔年美國在比基尼群島展開核試爆,美蘇兩大陣營從此走向核武競賽之路,至今全球已經有8個國家擁有核武、數千次核試爆,引發的世界大戰與核災疑慮至今未解。由美國公共廣電網PBS製作的紀錄片《核武戰爭風雲》(The Bomb),帶您回顧、分析這段核彈發展史。
-
什麼是自由潛水?一窺台灣頂尖選手的心路歷程!【獨立特派員】
|文教科技競技自由潛水是一種不揹氣瓶,只憑著一口氣,在水下比賽憋氣長短和潛水深度的活動。這項競技不只考驗選手的體能、還有他們的心理素質。而台灣現在也有許多好手在這項領域努力耕耘。透過導演王河洛的鏡頭,一起來看兩位自由潛水選手–黃華揚與張逸先的故事。
-
《陌生人與他們的小孩》紀錄片 澎湖越南難民營二代尋根【涉己新聞】
|社福人權公視紀錄觀點推出《陌生人與他們的小孩》,講述1975年越戰結束後20年間,有越南政治難民逃離,被安置在澎湖的難民營,在1977年到1988年共收容2098位海漂難民,也誕生106位小嬰兒,這些難民第二代,長大後特別回到澎湖尋根,回望關於逃亡、生存與身分認同的國族記憶。
-
美國日料名廚紀錄片上映 松久信幸分享創業甘苦
|全球美國有一位日本料理名廚善於利用在地食材,重新定義日本料理,並成功在全球開了60家餐廳,他也因此贏得「和食之神」的稱號。不過他從日本飄洋過海出國打拚時,並非一帆風順,他曾為了餐廳毀於祝融,差點想結束生命,所幸後來他遇到貴人,重新再出發,終於闖出一片天。他的故事現在拍成紀錄片,將在美國上映。
-
紀錄片「春雨424」重現刺蔣案 盼重塑民主抗爭女性身影【涉己新聞】
|文教科技公視與台灣公民媒體文化協會合製「春雨424」紀錄片,歷近6年攝製,還原震驚國際的「刺蔣案」,紀錄片更聚焦在刺蔣案重要參與者,黃文雄的妹妹、鄭自才的妻子「黃晴美」,重塑民主抗爭史的女性身影。
-
信仰與身分的衝突,同志基督徒如何立足?【獨立特派員】
|社福人權張原境–一位頂著七彩染髮造型的教會青年,原本,他並不認為同志身分與基督信仰有牴觸。但因為民間婚姻平權法案的倡議與立法院後續展開的修法討論,使得傳統教派的反對聲浪也浮上檯面,讓張原境陷入自我認同與信仰的衝突。他毅然決然離開教會,展開一場追尋自我與信仰的對話。
-
99歲艾登堡推新作《海洋》 紀錄海底美景探索生態危機
|全球英國自然紀錄片主持人兼製作人艾登堡(David Attenborough)的最新作品《海洋》(Ocean),在他99歲生日當天舉行首映。這次的新片探索海洋生態危機,拍到許多珍貴的海底面貌,他希望藉由影片呼籲海洋環境雖然病入膏肓,但仍存在著一絲希望,人類不該放棄拯救海洋。艾登堡從事生態影片製作與主持長達70年,他的作品留下大量的大自然風貌,也見證攝影技術的演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