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館
-
中秋月亮非最圓 天文館:真正滿月在明天
|生活今(6)日是中秋節,氣象署表示,雖然午後中南部地區及山區會有短暫雷陣雨,不過對流雲系消散後,各地都可以看到月圓。台北市立天文館指出,今(2025)年中秋夜月亮並非天文學上真正的滿月,真正的滿月時刻是出現在7日上午11時48分。
-
月全食「血月」今深夜登場 全台肉眼可見
|生活今(7)日晚上,台灣的上空將會上演難得一見的天文奇景「月全食」,在全食階段還會變成紅色的血月,時間就在凌晨1時半過後,更特別的是台灣擁有絕佳的觀賞條件,憑肉眼就能看的到。
-
今英仙座流星雨極大期 估每小時百顆流星
|生活今(12)日就是英仙座流星雨的最大期,特性是速度飛快,而且有機會可以看見留下殘存煙痕的明亮火流星。如果民眾想要看到流星雨,可以選擇視野開闊、光害低的地點,並且背對月球方向觀察,就有機會目睹劃過夜空的流星。
-
「草莓月亮」今下午登場 台灣民眾日落後有望順利觀賞
|生活每年6月登場的滿月「草莓月亮」,預計在今(11)日下午3時44分達到最圓狀態,台灣民眾等傍晚天色較暗後即有機會觀賞。「草莓月亮」的名稱其實源自美國原住民稱呼,與月亮本身顏色無關。由於今(2025)年適逢約18年一度的「最大月球至點」現象,本次的草莓月亮在北半球看起來將會特別接近地平線。
-
台東夜空現超亮光點 北市天文館研判為「火流星」
|生活台東縣濱海上空昨(9)日深夜出現超亮光點,不只被東海岸多支即時監視影像記錄下來,連在屏東滿洲鄉、跟嘉義阿里山也都有民眾目睹光點。台北市立天文館研判,這是從太空中掉落的火流星,雖然不算罕見,但要觀測到也是可遇不可求。
-
天琴座流星雨估22日達極大期 午夜前可找無光害處肉眼觀測
|生活每年4月中旬到月底出現的天琴座流星雨,北市天文館預估今(2025)年的活躍期將在明(22)日達到極大期,當天自晚間9時後流星數量將逐漸增多,且有機會欣賞到火流星的身影。北市天文館表示,此次流星雨可用肉眼觀賞,提醒民眾可趁著午夜前,找個視野開闊、遠離光害的地方觀星。
-
睽違15年土星環3/24短暫消失 下次出現將是2038年
|生活因土星自轉軸、公轉軌道與黃道夾角等條件影響,今(2025)年3月24日將出現土星環短暫消失的景象,同時也是時隔約15年半後再次出現這樣的天文奇景,上次出現已經是2009年8月11日的時候。不過北市天文館指出,受到陽光影響,當天難以觀察土星環消失的景象。
-
網傳本週有七星連珠現象? 北市天文館:並非真的連成一線
|文教科技網路上熱烈討論,本週有七星連珠現象,也就是八大行星除了地球,其他7顆排成一線。台北市立天文館指出,並非真的連成一線,而是從地球的視角來看,彷彿排成一列,用肉眼很難同時觀賞。館方也說,要看到七星接近連成一線,其實很困難,可能要等到22世紀。
-
非洲最大天文館投入1.5億翻新 啟用數位星象儀提供沉浸式體驗
|全球南非約翰尼斯堡威茨大學天文館營運長達65年,是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區最大的星象館,2022年投入1.5億台幣進行翻新計畫,預定這個月重新對外開幕。
-
1月4日地球通過「近日點」 天文館:冬天太陽視直徑比夏天大
|文教科技北市天文館指出,今(4)日地球通過與太陽距離最近的「近日點」,比遠日點時近了3.3%。由於地球繞太陽的軌道是橢圓形,因此地日距離並非固定,會週期性的變化,因此,冬天的太陽視直徑看起來比夏天時更大。近日點有多近?會影響氣溫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