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騷擾
-
日參政黨崛起重日本人優先 學者:二戰前右翼思想已種下
|全球日本今(2025)年7月的參議院選舉,讓原本默默無名、打著「日本人優先」口號的在野政黨「參政黨」,一躍成為選戰最大黑馬,奪下14席,這也反映日本民眾對執政黨自民黨的不滿,凸顯出右翼勢力再度抬頭。有學者分析,日本右翼主義其實歷史悠久,早在二戰前,就已埋下根基。
-
基隆站務員長期遭遊民騷擾 台鐵工會協助提報不法侵害
|地方台鐵近期暴力事件頻傳,基隆站站務員自7月底以來,每天遭遊民騷擾至少3次,有的還遭毆打、尾隨。儘管多次報警,但似乎不見成效,台鐵產業工會已協助集體提報不法侵害通報,籲交通部啟動安全機制。
-
遊民騷擾台鐵基隆站務員 7月迄今逾3次
|社會台鐵列車近期暴力事件不斷,像是在基隆站從7月底至今,站務員每天遭到遊民騷擾至少3次以上,有的還遭遇毆打、言語攻擊,甚至在下班後被尾隨、跟蹤,雖然屢次報警處理,但似乎不見成效。
-
日本職場推「商用名字」 避免員工本名曝光被騷擾
|全球為了降低員工本名曝光,而遭到肉搜、投訴或跟蹤等騷擾,「商用名字」逐漸成為日本職場趨勢,企業允許員工以假名接待顧客,透過匿名化的方式保護員工。讀賣新聞報導,有日本職員認為,使用商用名字讓他更容易區分工作與私生活,也有社會學專家指出,商用名字帶來一種「切換成他人」的感覺,有助員工更冷靜地應對各種狀況。
-
中海警船連2日出沒金門海域 海巡署:已成常態化騷擾
|兩岸中國灰色侵擾行動不斷,更連續2天以同樣4艘海警船騷擾金門禁限水域,海巡署嚴正指出,中方行為是「常態化騷擾」,平均每月4次、每次歷時2小時,不僅影響兩岸氛圍,也破壞區域和平穩定。另外,近期接連發生中國籍人士駕駛橡皮艇偷渡來台,海委會主委管碧玲表示,過去2年已累積27例,且偷渡者來自15個省分,不排除有系統性操作。
-
中壢補教師涉性騷有前科 民代批桃市府未監管
|文教科技桃園中壢某補習班爆發1名老師多次性騷擾學生;另1名老師體罰學生。立委林月琴、桃園議員魏筠偕同受害者家長舉行記者會指出,性騷的老師有性剝削前科,補習班2021年2月就被廢止立案,卻仍能聘用狼師;而補習班負責人也被爆騷擾學生,教育局卻在2025年3月17日重新立案,痛批市府毫無監管。
-
彰縣議員賴清美臨停派出所惹議 半夜接多通騷擾電話喊告
|地方彰化縣議員賴清美21日在臉書PO文指出,和朋友相約拿東西,因此把車開進彰化王功派出所內臨停,卻被值班員警要求離開,她指出員警態度不佳,而縣警局長除了道歉還要啟動調查,引起外界質疑特權。賴清美也表示,事件曝光後今(24)日凌晨接獲多通騷擾電話,將會進一步提告。
-
日本警察廳整治「電車癡漢」 推嚇阻App助被害人發聲
|全球為了整治電車癡漢,日本鐵路電車業者推出了女性專用車廂,警察廳今(2025)年也額外編列3000名警力,保護婦女搭車時的人身安全。但整個社會的集體主義氛圍,導致有女性被騷擾也難以發聲的怪現象。一名網路創作者一週花4天的時間在東京的地鐵車站、列車巡視,他用手機紀錄,癡漢性騷擾與被揭發的過程。
-
遭拍鳥人破壞巢區騷擾 4瀕危草鴞幼鳥獲救3個月後成功野放
|環境林保署去(2024)年底於台南沙崙農場救援出一窩遭拍鳥人騷擾的草鴞幼鳥,經過3個月的照養與野放訓練後,4日傍晚已野放回歸自然棲地。林保署嘉義分署說明,草鴞是瀕臨絕種的保育類野生動物,估計目前全台僅有500隻左右,提醒民眾勿為了一己之私騷擾野生動物,相關行為依法可處1年以下有期徒刑、併科6至30萬元罰金。
-
日公務員屢遭騷擾、公開個資 地方政府祭「名牌免標全名」護隱私
|生活日本近年來屢次發生公務員被騷擾、辱罵,甚至照片與真實姓名被公開在社群媒體上的情況。由於針對類似的「顧客騷擾」事件,日本法規尚未有明確定義與應對準則,因此各地方政府紛紛祭出對策,透過隱藏員工名牌全名、僅以平假名顯示姓氏等方式,保護公務員免受騷擾之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