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立法長達十年的跟蹤騷擾防制法,將在今年6月1日開始實施。根據立法院法制局2021年的一份報告顯示,如果用跟蹤、騷擾、糾纏等關鍵字搜索警政署受理報案系統,發現每年大約會有7600件相關案件,也就是平均每天20件。新法中性或性別相關,是跟騷案件相當重要的構成要件,這個篩選條件雖然讓案件有明確的判斷標準,不過也可能讓部分不具備喜愛或追求動機的跟蹤騷擾行為,處在無法成案的灰色地帶。期待新法上路後,可以隨著實際施行狀況進行相關調整,讓法案更加完善。
跟騷法才剛上路一個星期,全台已經受理54起個案,根據警政署資料,違法態樣,是以通訊騷擾最多,其次是尾隨接近,還有監視觀察。警方進行分析,由於網路便利,還有匿名性等因素,會導致通訊騷擾的發生頻率較高。有婦女團體認為,對於家庭成員的跟擾行為,警方應該有更積極的處理作為。
The Stalking and Harassment Prevention Act came into force yesterday, and a violation has already occurred in the greater Taipei area.A person is pursued downstairs. A resident accused a man wearing g
跟騷法在6月上路之後,雙北市也出現第一例觸犯新制的案件了。警方表示,有一對情侶在去年底分手,但是前男友不斷用簡訊等方式騷擾,詞句當中還帶有恐嚇意味,當事人在先前已經聲請並核發家暴保護令,但昨天又被騷擾,因此警方認定構成觸法要件,核發書面告誡。至於台中警方,也受理2起和跟騷法相關的案件,但這2案警方表示並不適用。
今天3月8日婦女節,也是《性別平等工作法》上路20年,不過6月即將施行的跟騷法,婦女團體仍認為有改進的空間。全台各地,有許多婦女團體都用實際行動,響應淨零碳排的目標。
立法院今天三讀通過《跟蹤騷擾防制法》草案,明定8大跟騷行為樣態,屬於告訴乃論罪,最重可處5年刑期。內政部表示,法案補足性別暴力防制的最後一塊拼圖,但婦女團體指出,條文內容要求跟騷行為必須和「性與性別」有關,恐限縮被害人的保障範圍,可能造成被害人難以舉證。
2020年底,就讀長榮大學的馬來西亞女學生遭男子強擄殺害,相隔不到半年,屏東通訊行一名女員工遭假車禍擄殺,兇手為長期跟蹤她的男子。憾事頻傳,也加速《跟蹤騷擾防治法》的立法進度;研議超過五年、經歷十餘個版本,《跟騷法》本週五(19日)三讀通過。不過朝野立委、民間團體對政院版草案定義的跟蹤騷擾構成要件及救濟管道,仍有諸多質疑。
在立法院延宕5年的《跟蹤騷擾防制法》草案,因為屏東一名女子命案再度引發各界關注,行政院會上午討論《跟蹤騷擾防制法》的政院版本,將明確定義8大類跟騷樣態。內政部長徐國勇指出,草案將跟騷定義為犯罪,警察進行調查就沒問題。 日前屏東一名女子遭愛慕者擄殺,引發《跟蹤騷擾防制法》草案的討論,多方認為不能再拖延,行政院版本上午通過,多位立委也關切內政部的態度。部長徐國勇指出,草案將跟騷定義為犯罪,警察進行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