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部水利署
-
蘇澳做大水 民眾呼籲「蘇澳溪分洪道」愛緊做
|台語新聞受著風颱外圍環流加上東北季風的影響,宜蘭蘇澳摔大雨,昨昏 (11/11) 就落超過600毫米,創歷史紀錄。溪水倒激袂赴消敨,市區做大水,上懸淹甲一層樓懸;地勢較低的所在,嘛有民眾牢佇厝內,佳哉已經救出來。(新聞標題、導言為台語文)
-
蘇澳豪雨溪水暴漲溢流 卓揆:加速核定分洪道工程
|地方宜蘭蘇澳鎮豪雨成災,民眾表示,彷彿重演15年前梅姬颱風的惡夢,也質疑當時規劃的「蘇澳溪分洪道」至今沒下文。蘇澳溪分洪道預計建在蘇澳溪中游,分洪後的溪水會經由隧道再排入海中。行政院長卓榮泰下午到蘇澳勘災,表示因為工程變更、物價調整,導致經費增加到75億多,縣府今(2025)年初送審,相關部會正在加速核定,也宣布增加的21億會納入河川工程計畫。
-
濱海小鎮再度淹水1樓高 全國第2座分洪道何時可在蘇澳完成?
|地方宜蘭縣蘇澳鎮昨(11)日降雨創史上第2高,且最高時雨量逾130毫米,導致市區嚴重淹水,水深最高超過1層樓高,初估受災上千戶,當地居民直呼堪比15年前梅姬颱風釀成的嚴重水災。為何這處濱海城鎮淹水這麼深?有方法抵抗反覆發生的歷史嗎?
-
光復「一站式服務」明啟動 中央及地方補助可同處領
|地方花蓮洪災重創光復市區,行政院明(7)日將在災區成立「一站式服務平台」,直接受理民眾申請地方、中央的各式補助。雖然縣政府3日已經開始發放5萬元的慰助金,總共有8村是全村納入發放,不過南富村、大進村與大全村則不滿,認為救災期間的垃圾、粉塵都往村內置放,已經影響生活,應該也納入受災名冊,3村村長今日帶上居民抗議,要求縣府說明。
-
花蓮災區臨時堤防完工 農業部估83%土石堆積崩塌區
|地方馬太鞍溪堰塞湖目前暫無異狀,但根據農業部最新估算,土石總堆積量大約3億方,崩塌區佔83%最多,其他都流入中下游;災後河床平均淤高2公尺,佛祖街最高達2.6米。而3處受損堤防長達2860公尺,暫時堤防已全數修建完成,水利署指出目前是採取「三重保護」。
-
佛祖街低厝仔變地下室 花縣府按遷走89戶
|台語新聞花蓮馬太鞍溪崩山潭的災情來到第9工。光復鄉的大平村、大同村這條「佛祖街」,因為地勢較塌,變重災區。目前縣政府已經向中央爭取中繼住宅,而且也咧研究遷村的計畫。毋過受災戶是希望維持生活的方便,也問著,若欲遷村,土地所有權欲按怎計算。(新聞標題、導言為台語文)
-
光復鄉89戶地勢低窪又受創 政府評估中繼宅、遷村
|地方這次災情橫跨光復鄉大平村、大同村的佛祖街,由於地勢低窪,成了重災區,甚至有1樓的平房直接滅頂變成地下室。目前縣政府已經向中央爭取「中繼宅」並研議遷村計畫,不過受災戶除了期盼能維持生活便利,也想知道到時真的要遷村,那土地所有權的配置該如何計算。
-
馬太鞍溪臨時駁岸3百外人施工 拚中秋前完成
|台語新聞崩山潭造成災情了後,水利署昨昏 (9/29) 共馬太鞍溪的水改向,避免溪水閣流入去市區。另外,這改馬太鞍溪的駁岸,有一段欲到3公里長的破口,水利署也當咧派人加強修補,希望中秋進前會當完成。(新聞標題、導言為台語文)
-
馬太鞍溪水成功改道 避免再流入市區
|地方花蓮光復鄉馬太鞍溪堰塞湖釀災後,水利署昨(29)日成功將馬太鞍溪的水流改道,避免溪水再流入市區,提升災後重建效率。由於這次馬太鞍溪堤防出現2860公尺的大範圍破口,水利署加派人力機具,正在打造有3層防線、3公尺高的臨時土堤,要力拚在中秋節前完成。中央也公布,如果24小時累計雨量達100毫米 ,就會啟動堰塞湖警報發布程序。
-
花蓮居民質疑堤防缺口釀災 經部:短期加固、明年修復
|地方馬太鞍溪堰塞湖潰決,4倍通洪量的滾滾泥水往下游奔騰,流經光復鄉。因河岸潰堤,泥水全面衝進市區,對此地方民代與居民都痛批,此次潰堤處去(2024)年就有過,一直沒有完成修復,是政府擺爛才釀成嚴重災情。經濟部則表示,2週內先趕緊完成第一道防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