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單
-
經濟部更新出口管制實體清單 華為與中芯國際皆入列
|產經基於防止武器擴散及其他國安考量,經濟部國貿署定期召開跨部會審查會議,依據《貿易法》第13條授權,更新戰略性高科技貨品出口實體管理名單,6月10日公布的最新清單將中國、俄羅斯、巴基斯坦、伊朗等涉及武擴活動等601個實體都列入,其中更包含中國的華為與中芯國際。
-
癌友憂關稅恐使藥價調漲 邱泰源:還沒發生的事不用擔心
|社福人權應對關稅衝擊,衛福部已經著手開始盤點國內藥品、醫材等,建立可能受影響的清單。國內癌友擔心未來藥物價格調漲,恐怕會負擔不起,衛福部長邱泰源回應,還沒有發生的事先不用擔心,今(16)日在立院專案報告,邱泰源也提出5大措施穩定供藥。
-
美國關稅恐衝擊藥品 醫籲建缺藥風險分級清單
|政治美國下一波關稅調整可能鎖定藥品,據健保署統計,目前健保收載藥品中,從美國進口有177項,1年約占健保費支出的10%。醫界擔心,如果製藥成本變貴,售價也會提高,造成廠商無利可圖,藥品有可能退出台灣,導致缺藥。新光醫院副院長洪子仁呼籲,政府應建立缺藥風險分級清單。台灣癌症基金會表示,癌症用藥都是高單價藥品,呼籲即使漲價也不能影響患者的用藥權。
-
因應美國對等關稅擴大軍購 國防部:將著重建構不對稱戰力
|產經因應美國總統川普對台的對等關稅政策,總統賴清德宣布要加大包含軍購在內的對美採購,國防部也提出軍購清單,外界關注是否包含E-2D預警機、提康德羅加級巡洋艦等武器裝備,國防部長顧立雄表示,會著重不對稱關鍵戰力建構等4大面向跟美方溝通,在未完成建案前不會對外公開詳細項目。
-
「必要藥品清單」改每年更新 本次擴至597項
|生活食藥署預告修正《藥事法》第27條之2「必要藥品清單」草案,原本比照世衛每2年修訂,但考量受戰爭等外部情況影響供貨端因素,改為每年修訂。本次清單擴大至597項,針對單一藥廠市占率60%、單一許可證不到3家、又是臨床重要藥品就會列入。近期因為永豐新莊廠停產而導致缺貨的輸液,也在清單之內。
-
3度上榜美強迫勞動清單 漁業署:持續改善漁工待遇
|社福人權美國勞動部發布最新「童工及強迫勞動製品清單」,台灣遠洋漁船所捕撈的漁獲再次被列入名單,也是第3度入榜。對此外籍漁工人權保障聯盟批評,政府放任外籍漁工淪為強迫勞動的受害者;主責的漁業署則強調虛心檢討,持續改進。
-
2月已4西藥公開徵供應廠商 食藥署:非缺藥僅預防性徵求
|社福人權又傳出缺藥危機!據衛福部食藥署藥品供應通報處理中心統計,自2月以來已有4件西藥公開徵求供應廠商,包括治療慢性肝炎的干擾素、抑制皰疹病毒感染的針劑藥物等。不過食藥署回應,部分原廠藥可能因國際航班延遲等因素,因此啟動預防性公開徵求,目前並未缺藥。
-
全球缺藥危機 食藥署修法增481項必要藥品
|生活因應全球缺藥危機,食藥署在11月1日修正《藥事法》第27條之2必要藥品清單,擴大必要藥品的品項、共有481項,其中又以抗感染藥品、抗腫瘤、免疫調節劑及心血管藥品為新增最多的前3項類別,並同時提醒藥商,應提早6個月通報缺藥,否則最高可罰新台幣30萬元。
-
全球缺藥危機 食藥署修法增481項必要藥品
|生活因應全球缺藥危機,食藥署在11月1日修正《藥事法》第27條之2必要藥品清單,擴大必要藥品的品項、共有481項,其中又以抗感染藥品、抗腫瘤、免疫調節劑及心血管藥品為新增最多的前3項類別,並同時提醒藥商,應提早6個月通報缺藥,否則最高可罰新台幣30萬元。
-
中國揚言取消ECFA早收清單 王美花:協助轉型分散市場
|兩岸中國揚言取消ECFA早收清單優惠,經濟部長王美花表示,石化、機械與紡織3項產業會比較受影響,目前將會協助轉型與分散市場。機械公會提到目前對中出口的佔比持續降低,不少廠商已有因應措施。學者則分析短期之內,ECFA並不會終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