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創
-
2025台灣文博會8月開跑 媽祖信仰凸顯水文化生態
|生活由文化部主辦的2025台灣文博會將在8月初開跑,這次以「水風景」為主題,展現台灣河川及海島特質,孕育出豐富多樣的文化能量,也提供推廣台灣文創商品的空間。
-
中興文創園區平日遊客少 宜縣府擬辦BOT+OT促參案活化
|地方宜蘭縣中興文創園區,平假日遊客數差距大,平日停車場空蕩蕩,園區幾乎沒有人,怎麼活化是個問題。縣政府爭取到規劃經費,打算辦理BOT+OT的促參案,目前可行性評估和先期規劃,已上網招商辦理。但有民代建議,園區土地廣闊,可以和企業合作興建大巨蛋。
-
去年台南古蹟商品營收創新高 文化局續推府城300文創盼再創佳績
|文教科技台南以古蹟聞名,推出的古蹟限定商品也熱賣,搭上去(2024)年台南400以及台灣文博會吉祥物「巷仔Niau」的商機,2024年古蹟商品締造逾5800萬元營業額,創下歷史新高。
-
再造垃圾焚化粒子為盆栽 雲縣:去化率達98%
|文教科技為推廣及有效去化焚化再生粒料,雲林縣環保局除了應用運在公共工程,近期也委託廠商製作成盆栽、擴香石等文創小物,讓民眾能了解並認識焚化再生粒料,能夠永續循環再利用。
-
泰南設計週4大主題展現軟實力 打造文創產業商機
|全球文創設計長期被泰國政府視為主力產業,也帶來大量產值。2024年泰南設計週,以飲食、藝術與手工藝、電影等主題,透過展覽和互動體驗等多元形式,展現泰南文化的魅力。
-
找回消失的工藝 千年刺繡如何重生?【獨立特派員】
|文教科技全球各國皆有刺繡工藝,歷史至少千年,技法約有1587種。台灣繡莊早期曾盛極一時,諸多生活用品皆有刺繡工藝;如今風光不再,僅剩宗教繡品為大宗,有些刺繡聚落也成了時代眼淚,致使許多精湛的刺繡技法逐漸消逝。究其原因,包括工業化、市場經濟、升學導向的教育思維,以及當代民眾有無領略到刺繡工藝的魅力。
-
雲縣府動工修復日式警局宿舍群 活化斗六市舊城區
|文教科技為活化斗六市舊城區,雲林縣府編列2000萬元經費修復歷史建築警察局舊宿舍群3號及5號,近期已動工預計明(2025)年底完工。文觀處表示,這處宿舍群目前是「雲中街文創聚落」,吸引青年進駐開店成為觀光營運品牌,位置緊鄰火車站與市場,若修復完工後能更具觀光效益吸引更多人潮。
-
島嶼音樂節取消爆退款爭議 高雄消保官接獲申訴
|地方以La Rue文創市集打開知名度的品沐川設計,今(25)日上午遭民代及消費者開記者會指控,原定11月舉行的島嶼音樂節活動,不但在9月臨時宣布取消,導致已購票、甚至訂好機票飯店的國內外歌迷錯愕。且這期間也未公布退票辦法,直到昨(24)日晚間記者會消息一出才緊急公布退票辦法,業者表示是因人手不足,會盡快完成退票。
-
體育人文創倒閉逾300人申訴 台灣消保會助團訟
|產經以兒童運動課程聞名的體育人文創,年初無預警倒閉,向消保官申訴的消費者超過300人,受害民眾組成的自救會更有上千人,有鑑於民眾求助無門,台灣消保會決定幫受害家長打團體訴訟,預計收件到下個月底,由於這類課程登記單位不是補習班也不是健身房,遊走在模糊地帶,台灣消保會也呼籲政府立專法來補強。
-
文策院攜手北市府簽MOU 結合資源拓展文化產業
|文教科技為了支持文化內容產業,文化內容策進院和台北市政府,今(14)日簽署合作意向書MOU,未來將結合雙方資源,從文化內容投資、文化創業等部分,中央地方攜手,提供更多文化產業發展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