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明
-
馬祖元宵擺暝祭典,近年遭逢傳承困境【獨立特派員】
|地方每年元宵節,馬祖四鄉五島會舉行祭祀酬神的擺暝祭典,不過距離北竿南方30公里,目前人口只剩下兩三百人的東莒島,因為受到人口外移還有國軍裁撤的影響,擺暝祭儀近年遭逢傳承的困境。族群創生或共生,都是一個細膩且複雜的過程,但也因此在這個過程中,對自己、土地、在地與外地夥伴之間的關係,都會有更深刻的理解與省思。
-
-
【看見台灣】來跟神明喝奉茶! 他們走訪北港藥房力求復興藥籤文化
|文教科技編按:本系列文章共有二篇,旨在介紹台灣民間信仰文化,而非推崇求籤治病,身體不適請立刻就醫,勿聽信偏方。雖說中藥行與藥籤是先民資源匱乏時求醫的一種管道,但草藥與民間偏方到底能不能治病,還是得打上一個問號。台灣文學作家楊逵的作品《無醫村》裡,就以一位病患病了40天只吃草、樹根止瀉,最終病重而死當作開場。字字句句反映當時窮人生病的處境。「她指著一個角落,我回頭一看,果然有很多草囉,樹根囉,堆得很高。我拿
-
看見台灣》坐下來喝杯奉茶 復興藥籤不談療效
|編按:本系列文章共有三篇,旨在介紹台灣民間信仰文化,而非推崇求籤治病,身體不適請立刻就醫,勿聽信偏方。 系列一:藥籤泛黃紙 寫盡台灣醫療史 系列二:有錢看病、沒錢等死 藥籤曾為救命稻草 「阿姐,這味藥不能用了,你再去向『婆仔』(北港人對朝天宮媽祖的稱呼)問問看,可不可以換成別的藥材。」北港朝天宮周圍有許多歷史悠久的中藥行,幾乎每家藥行都有祖上傳承的藥籤手抄本,且從朝天宮媽祖、水仙宮關聖
-
看見台灣》藥籤泛黃紙 寫盡台灣醫療史
|編按:本系列文章共有三篇,旨在介紹台灣民間信仰文化,而非推崇求籤治病,身體不適請立刻就醫,勿聽信偏方。 系列二:有錢看病、沒錢等死 藥籤曾為救命稻草 系列三:坐下來喝杯奉茶 復興藥籤不談療效 香煙裊裊,信徒虔誠地跪在神像前,口中唸唸有詞,擲出褪色的木製紅筊,待一刻無聲的應允,再抽取籤詩。 「擲筊是人與神溝通最直接的方式」,北港鎮安宮總幹事楊駿騰邊換著案前供酒,邊和記者聊著那些
-
台東宮廟首推飛行傘 帶神像空中遶境
|社福人權今年三月,旅遊業者規劃推出媽祖空中遶境;不過,現在台東市區有廟宇搶先一步,以飛行傘載著劉部大帝神像,飛上天空,祈福遶境。宮廟堂主表示,劉部大帝是掌管瘟疫的神明,希望藉由空中繞境,庇佑全台;也祈求新冠疫情能夠儘快落幕。 全副武裝準備翱翔天際,不過仔細看,這位信徒雙手環抱著一尊神像,並騰出另一隻手拿機器自拍,要記錄下難得天空遶境。 ]飛上花東縱谷天空,飛行傘在空中保持穩定飛行,空中遶境花了20分鐘
-
加強防疫 台東元宵遶境、炸寒單照常舉行
|每年元宵節台東市區炮聲四起,有各大宮廟神明遶境和被列為觀光活動的炸寒單在市區各地舉行。雖然今年全球疫情仍沒有消退,不過台東縣的神明遶境和炸寒單仍宣布照常舉辦,規模變動不大,不過增加部份疫情管制措施和防火,每隊報名人數不超過50人,晚間的活動到12點強制結束。 台東過年的元宵節,市區街道神明遶境,神明轎經過的地方,鞭炮聲響個不停,非常熱鬧。不過今年全球疫情還是很嚴重,許多人關心今年台東縣的元宵
-
神明版畫圖像獲授權 藝術品親近大眾
|在傳統社會裡,神明是大家都有的共同經驗,國立歷史博物館珍藏了一批神明版畫,透過圖像應用授權,讓設計師將這些原本難以親近的藝術品,轉化成日常生活中常常可以看到的物件;不但讓民眾能夠了解版畫的原理,也讓藝術品不再遙不可及。 牆上一幅幅神明版畫,是過去人們用來驅邪納福、向上天祈福的物件。如今成了史博館的珍藏,該如何更讓民眾了解這些世代的回憶?史博館授權設計師這樣做。 把三個玻璃器皿疊在一起,就成了將軍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