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樺加沙颱風
-
總統賴清德肯定國軍救災精神 梁庭蔚調任航特部主任
|政治總統賴清德今(29)日上午親自主持11月的將官晉任授階典禮,這次誕生4位新科少將當中,備受矚目的是晉任陸軍少將的梁庭蔚,他在花蓮災情期間全力投入救災任務表現優異,獲得肯定,將調任為陸軍航特部政戰主任。
-
一週大事/台灣首例非洲豬瘟 雙堰塞湖解除紅色警戒(2025.10.20-10.26)
|生活《公視新聞網》為您精選一週國內外大事,關注焦點包括:台灣首度出現非洲豬瘟案例、藝人涉逃兵又一波、堰塞湖雙紅色警戒解除、共伴效應帶來豪雨、新壽允合意解約T17及T18、日本首位女首相。
-
金門增2例屈公病 赴中國廣東旅遊染疫
|生活衛福部疾管署21日下午公布國內新增2例屈公病境外移入病例,疑似10月初曾至中國廣東省潮州市旅遊染疫;另外樺加沙颱風後1個月內發病之本土類鼻疽病例累計4例,疾管署呼籲民眾雨後清理環境時,請落實「裝備保護、飲食保護、清潔保護」防疫3保,避免傳染病威脅。
-
潰壩之後—紅色警戒持續中【我們的島】
|地方堰塞湖潰壩災後的第七天,被滾滾泥流淹沒的花蓮光復市區沙塵飛揚,彷彿歷經一場慘烈的戰爭。街上小山貓、怪手、卡車來來回回,在重機具沒辦法進入的室內,來自全台各地的鏟子超人,一鏟一鏟幫受災民眾清理家園,用實際行動給驚魂甫定的居民,最有力的支持。
-
台東防風砂水田遭沖毀 環保局估需15工作日修復
|地方每年10月開始,東北季風報到,台東地區飽受風飛砂揚塵危害,台東縣政府和第八河川局合作,在主要揚塵的卑南溪河床採用構築水覆蓋水田,防制風砂揚塵,減少對人體危害。不過今(2025)年多次颱風,溪床水田被大水沖毀,一直在搶修,尤其在樺加沙颱風過後,搶修恐怕來不及,環保局表示,正在加快目前搶修進度約4成,提醒呼吸道敏感族群出門要戴口罩。
-
花蓮嘉農溪溪面高於堤防 已有破堤現象居民憂
|地方樺加沙颱風讓花蓮一帶全變了樣,除了溢流的馬太鞍溪,當地居民還擔心光復溪的支流嘉農溪,因其長年泥沙淤積,溪面已經高於堤防而且出現破堤狀況。如今附近更堆置著災區清除出來的土石,在大雨時大量雨水不排除會直接流向住宅區,恐有大量土石侵襲民宅區疑慮。
-
預知災難紀事:馬太鞍溪堰塞湖潰壩事件【我們的島】
|環境9月23日下午兩點三十分,位於花蓮縣萬榮鄉馬太鞍溪上游的堰塞湖,在樺加沙颱風帶來的豪雨中發生溢流,導致潰壩,狂暴的泥流沿著溪床宣洩而下,硬生生沖斷了馬太鞍溪橋,洪水越過堤防,灌入街道,吞沒民宅與聚落,宛如末日般的場景,震撼全台。從堰塞湖成形到溢流,這場災難帶給我們哪些啟示?
-
南橫新武呂溪土石崩落 林保署:目前不會形成堰塞湖
|地方樺加沙颱風在南橫山區降下豪大雨,造成南橫公路中斷7天,公路已經搶修好,車行便道可以運送物資到南橫山區部落。但有居民發現,南橫新武呂溪的上游河道被崩落土石阻擋,擔心會發生堰塞湖的情況。不過林保署台東分署上個月28日開始監測,發現河道沒有被阻斷,土石也逐漸被沖刷開來,目前不會形成堰塞湖,但會持續進行監控。
-
人數衝懸僫撤離?無通知? 花蓮重災責任待理清
|因為風颱樺加沙欲來,中央災害應變中心佇9/21早起9點開設,頭一擺開會的時,馬太鞍溪的崩山潭離滇出來閣差20米,一開始講欲撤離保全戶,干焦6个村里;經過下晡專家會議、應變中心暗時6點開第3改會,就宣佈愛擴大到12个村里,撤離的人數對600人增加到7、8千人,當地的鎮長佮鄉長攏講有困難。(新聞標題、導言為台語文)
-
中央21日宣布擴大撤離約8千人 地方:短時間難通知所有民眾
|政治這次颱風來襲,中央災害應變中心是在21日上午9時開設,召開首次會議,當時馬太鞍溪堰塞湖離溢流的高差還有20公尺,一開始需要撤離保全戶只有6個村里,然而在下午開過專案會議後,應變中心在晚間6時召開第3次會議時,宣布要擴大到12個村里,人數從600人增加到7、8000人,包括鳳林鎮長、光復鄉長都說,短時間要通知所有民眾有困難,究竟中央地方是如何溝通,請看以下的整理報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