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產品
-
美國會報告揭中侵台3潛在時間 稱台灣國防發展仍具不確定性
|全球美中經濟暨安全檢討委員會(USCC)18日發布年度報告,除點出2027年、2035年與2049年是中共可能侵台的3個潛在時間點外,也示警中共對台施壓行動升級速度驚人,但台灣國防現代化發展仍有不確定性。不過該報告也強調,台灣的經濟表現,將有助全球降低依賴中國供應鏈,並建議美國國會,應評估美國履行《台灣關係法》的能力。
-
台美發布匯率聯合聲明 外界推測關稅談判結果將揭曉
|產經台美日前首度發布台美匯率議題聯合聲明。外界認為台美關稅談判結果即將揭曉,預期央行未來干預匯率頻率會減少。但這份聲明發布後,新台幣無本金交割、遠期外匯夜盤急升,市場浮現預期升值心理。另外,川普(Donald Trump)日前也撤銷超過200種食品進口關稅,專家預期,如果我國輸美產品,在美國市場無可替代,關稅稅率可望調低。
-
南韓總預算破紀錄拼AI建設 向輝達採購26萬顆GPU
|全球南韓總統李在明,以開啟AI時代、晉升全球AI三大強國為目標,公布了總金額728兆韓元,破紀錄的新年度政府預算。其中全球AI晶片龍頭美國輝達,具有決定性的影響力。輝達一顆先進GPU,要價3到4萬美元,有錢也買不到。不過,南韓一下子就獲得了26萬顆,總數量僅次於美國、中國。
-
中國刊台灣竹科衛星照 外媒:全球最先進晶片供應鏈風險增加
|兩岸中國官方日前刻意於台灣光復節當日,發布多張由「吉林一號」衛星拍攝的「俯瞰台灣」衛星照,中國駐美大使館11月1日再次於X社群平台上刊登同批照片,引起外媒與產業分析師注意。美國科技媒體報導,中國此舉不僅加大對台的政治施壓,也凸顯全球最先進晶片供應鏈,正面臨日益嚴重的地緣政治風險。
-
牛奶可能不是「鮮奶」?台灣乳品市場大揭密【獨立特派員】
|生活在進口乳品競爭與市場價格壓力下,台灣酪農正以技術升級與品質管理維持優勢。然而,產銷結構不均、標示制度不明,仍削弱本土鮮乳的競爭力。未來,政府若能落實乳源揭露與價格透明,輔導業者建立穩定通路,消費者也以購買行動支持在地乳源,國產鮮乳或能在開放市場中找到新的平衡,讓品質、信任與永續三者共存。
-
台廠在美舉辦大型招聘會 台灣留學生排隊面試
|產經川普對H-1B工作簽證進行變革,赴美台灣科技大廠也積極應對,一方面改走其他簽證,另一方面也向在美台灣留學生招手,美國南加州一場大型招聘會上,就看到台灣留學生排長隊面試,爭取進入美國台廠的機會。
-
Q4經濟成長率估2.71% 全年可達5.45%
|產經受到國際間多重利空因素影響,台股今(17)日開低走低,收盤大跌345點,台積電也沒有延續前一天法說會上漲行情,下跌30元、收盤1450元。中經院公布今(2025)年年最新經濟預測,預估全年可達5.45%,儘管有關稅風險,但維持審慎樂觀態度。經濟部長龔明鑫表示,現階段內需傳產、中小微企業影響較大,今天成立產業競爭力輔導團,協助企業優化。
-
英新創公司開發AI系統 自廢棄電器挑出鋰電池防火災
|全球廢棄的鋰電池如果當作一般垃圾丟掉,受到擠壓、接觸到空氣和水,可能會引發火災。英國新創公司開發一套AI系統,可以從垃圾堆裡將鋰電池從中挑出來,預防災害發生。此外,廢棄電器裡還有許多貴金屬和稀土元素,透過回收還可以將它們再利用。
-
中國擴大稀土出口管制 方法與對全球供應鏈影響一次看
|全球中國日前宣布自12月起擴大稀土出口管制,要求全球相關產品只要含有超過0.1%中國稀土成分,或在生產過程使用中國稀土技術者,出口前都須向中國申請許可;同時禁止出口任何用於軍事裝備的材料。中國稀土管制新規內容為何?對台灣、全球有何影響?中國稀土量占全球多少?
-
中國擴大稀土出口管制 方法與對全球供應鏈影響一次看
|全球中國日前宣布自12月起擴大稀土出口管制,要求全球相關產品只要含有超過0.1%中國稀土成分,或在生產過程使用中國稀土技術者,出口前都須向中國申請許可;同時禁止出口任何用於軍事裝備的材料。中國稀土管制新規內容為何?對台灣、全球有何影響?中國稀土量占全球多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