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
-
真菌「菌絲體」做綠色包材 比利時新創公司推永續替代品
|全球歐盟在全球氣候協議中經常扮演領頭羊,同時也是全世界環保意識最強的地區。今(2025)年1月22日歐盟的「包裝與包裝廢棄物法規」正式上路,法規要求到了2030年,所有歐盟市場上流通的包裝必須是可回收利用的材質。為了找出傳統塑膠和保麗龍的永續替代品,比利時有一家新創公司利用蕈菇和木屑,做出了可分解的包裝材料,成為歐洲第一家利用「菌絲體」來製作包裝材料的先鋒。
-
紀念絲絨革命36週年 捷克、斯洛伐克民眾上街示威
|全球捷克與斯洛伐克17日紀念1989年終結共產黨統治的絲絨革命,兩國都有大批民眾走上街頭,提醒民主需要捍衛;其中斯洛伐克民眾上街反對總理費佐(Robert Fico)領導的聯合政府太過親俄,捷克人則是不滿億萬富翁巴比斯(Andrej Babis)和兩個疑歐派政黨簽署聯合執政協議籌組新政府。
-
俄數百無人機、飛彈炸基輔 已知釀1死24傷
|全球俄烏戰爭快要邁入第4年。面對嚴寒的冬天,俄羅斯正加強對烏克蘭能源基礎設施的打擊。當地14日凌晨,俄國也對烏克蘭首都基輔多個區,發動數百架無人機和飛彈攻擊,目前已經至少造成1人死亡24人受傷。同時,北歐與波羅的海8國也加入了金額高達新台幣155億元,由美國和北約主導的「烏克蘭優先需求清單」,讓烏克蘭更快取得所需的軍援。
-
梅洛尼政府將預算赤字降到3% 義大利成歐盟經濟模範生?
|全球義大利多年來始終走不出預算與債務赤字陰霾,原因是2022年之前義大利每13個月就換一批新內閣,政局動盪也牽動經濟,連帶的表現也難有起色。但自從極右派的梅洛尼(Giorgia Meloni)3年前上台以來義大利的預算赤字,竟然從GDP的8.1%降到符合歐盟要求的3%,債券評級也開始調升。
-
歐盟擬動用俄資產助烏 引發內部爭議
|全球歐美援助烏克蘭資金逾3000億美元。隨美國川普政府轉向主張俄烏和談,歐盟成為主要支撐者。然而歐洲財政吃緊,戰爭以來,遭凍結的俄羅斯資產成為考慮目標。支持者主張動用或作為賠償,但反對者也提出警告,恐怕涉及違法並會動搖金融穩定。
-
匈牙利親俄路線惹議 奧班大選迎挑戰
|全球匈牙利在蘇聯解體後成為民主國家,先後加入北約與歐盟,一度被視為民主轉型典範。然而近年卻與歐盟疏遠、立場親俄,被批為右翼民粹與「非民主國」。明(2026)年4月大選,執政黨將面臨強勁對手,已經執政15年奧班(Viktor Orban),將迎來重大挑戰。
-
福爾摩沙俱樂部年會首來台舉行 整合歐洲挺台力量共31國參與
|政治來自歐洲議會及歐洲18國國會的45名友台議員,今(27)日齊聚台灣,因為歐洲跨國議會平台「福爾摩沙俱樂部」第二屆年會首度來到台灣舉行。此俱樂部2019年成立至今,目前有包括加拿大等31國參與,常年支持台灣參與國際組織,並在中國對台施壓時表態聲援。
-
歐盟藥物短缺嚴重 推關鍵藥品法促市場正常化
|全球全球藥品原料及學名藥供應長期依賴中國與印度,供應鏈一旦吃緊,藥品短缺的問題就會浮現。歐盟2022年至2024年間有136種藥物嚴重不足,從常見的抗生素到治療心臟病的藥物都有,為了解決這個延宕已久的難題,歐盟執委會現在推出了《關鍵藥品法》,要從政策面改革,引導市場正常化。
-
無人機頻入侵歐洲 英國防部授權軍隊擊落
|全球北約的歐洲盟國近來在無人機議題上動作頻頻,除了指控俄羅斯操作無人機入侵有關各國領空,也宣示要強化無人機防衛。例如英國國防部在本週就宣佈,將授權英軍擊落任何接近或飛越軍事基地的不明無人機,未來還將考慮擴大範圍到其他重要設施。
-
歐申根EES上路 採電子生物辨識登錄非歐盟旅客
|全球歐洲申根區國家的數位出入境系統12日正式上路,它的做法是在兩國邊境以電子生物辨識技術,登錄非歐盟公民的資料,這個新系統是採取分階段上線的方式,預計在2026年4月10日全面啟用。第一天的狀況有民眾覺得還好,只花了2、3分鐘而已,但也有非歐盟公民抱怨,塞車就是因為這個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