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
-
看好核融合8至15年內可商轉 美能源部長:受惠AI發展
|環境美國能源部長萊特近期受訪時表示,在AI的發展與研究人員努力下,預估在未來8至15年內,核融合技術就可投入商業使用。與此同時,歐盟最高法院則在10日駁回奧地利控告歐盟漂綠的訴訟,維持認定天然氣與核能投資皆屬於綠色投資。
-
專機GPS疑遭俄羅斯干擾 馮德萊恩飛保加利亞盤旋1小時
|全球歐盟發言人1日證實,正在東歐國家訪問的執委會主席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搭乘專機從波蘭前往保加利亞準備降落時,電子導航系統疑似遭到俄羅斯的干擾,在機場上空盤旋了近1個小時,機師最後是按照地面的指令才安全降落。為預防類似事件再次發生,歐盟宣布將部署更多的低軌衛星,以增強偵測干擾的能力。
-
謝志偉卸任駐德代表告別酒會 歐洲議員稱台在歐能見度增
|全球駐德代表謝志偉任職9年後,即將離開柏林到布魯塞爾轉任駐歐盟代表。他的告別酒會包含德國政界、學界等代表都來參加,德國外交部也派官員致詞,強調台灣的重要性不只關乎經濟,更代表自由價值。
-
俄烏戰爭/俄6百無人機轟烏首都基輔 已知23死數十傷
|全球美俄領袖川普(Donald Trump)和蒲亭(Vladimir Putin)在美國阿拉斯加的峰會結束還不到2週,俄軍卻在此時對烏克蘭首都基輔的20、30個地點發動大規模攻擊,目前已至少造成23人死亡,包括4名孩童,另外還有數十人受傷。此外,歐盟與英國在基輔的辦公室也遭到嚴重破壞,令歐洲領袖十分震怒。針對這波攻擊,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表示,俄羅斯選擇了彈道飛彈而不是談判桌,他呼籲各國對俄羅斯實施新一輪制裁。
-
一週大事/核三重啟公投未過 北宜高鐵過環評(2025.8.18-8.24)
|生活《公視新聞網》為您精選一週國內外大事,關注焦點包括:核三重啟公投未通過、7遭罷藍委全守住立委席次、行政院通過明年度總預算、3首長同日請辭、北宜高鐵計畫環評通過、美烏白宮會面討論烏俄戰爭、美國與歐盟達成關稅協議。
-
美國與歐盟達成關稅協議 歐盟多數商品課關稅15%
|全球美國與歐盟正式達成新的跨大西洋貿易協議,為了避免全面貿易戰,雙方同意對大部分歐洲商品包括藥品、半導體等,課徵15%的關稅,在達到某些條件後,也將下調美國對歐洲汽車的高額關稅。此外,歐盟也將擴大對美國的投資,協議預計9月1日起實施。
-
核三公投/低碳安全?風險留後代? 5場發表會交鋒一次看
|政治核三重啟公投將於8月23日舉行投票,5場意見發表會已在15日全數落幕。在這5場發表會中,正反方分別提出什麼主張?《公視新聞網》帶您回顧交鋒重點。
-
歐洲酷熱持續奪命 多名縱火犯遭逮
|全球歐洲持續酷熱,截至14日,西班牙已有第3人不幸殞命,政府不堪負荷,啟動歐盟民防機制向鄰國求援;歐盟等已經出動。西班牙、希臘、阿爾巴尼亞已逮捕多名縱火嫌疑犯,意味著部份火勢可能不是天災,而是人為。然而高溫、乾旱及風勢,使大面積火災風險仍高。
-
核三公投發表3/甘崇緯強調核三藏風險 黃士修:福島核災無死亡及癌症
|政治核三重啟公投將於8月23日舉行,第3場意見發表會今(11)日舉行。正方代表黃士修主張核能便宜安全,並引用國際報告稱福島核災並沒有導致死亡及癌症;反方代表甘崇緯則認為台灣不缺電,核三運轉40年事故多、存在地質風險,也不符歐盟綠能標準。
-
歐洲盼國防太空自主 挪威瑞典良性競爭打造太空港
|全球川普的美國優先政策以及俄烏戰爭威脅,都讓歐洲認真思考提升獨立的國防與太空能力。瑞典跟挪威在靠近北極圈的歐洲最北端正在進行一場太空競賽,打造可執行衛星發射任務的太空港,希望擺脫對美俄的依賴,確保在太空領域的自主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