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構
-
臺中大樓4樓露台雄雄崩落 佳哉無撼著過路人
|臺中太平永祥街有一棟公寓,今日 (10/14) 早起4點外,4樓一戶的露台煞崩去、落落來,佳哉無人著傷。結構技師去現場看才發現,露台和建築物本身無鋼筋相接。住戶也表示,這大樓已經有35年,別戶也有這種露臺,應該總愛檢查。(新聞標題、導言為台語文)
-
台中太平大樓水泥花台墜落 疑鋼筋密度不足將全面體檢
|地方台中市太平區永祥街一處住宅大樓,今(14)日凌晨4時左右,4樓一戶的水泥花台突然坍塌墜落,發出轟然巨響讓住戶嚇一大跳,所幸沒有人員受傷。結構技師到場了解指出,疑似花台與建築本身沒有鋼筋搭接,而住戶也表示,這棟大樓屋齡35年,該社區也有許多住戶也有類似花台,應盡快全面體檢。
-
馬太鞍溪堰塞湖潰壩後:生存、生計、生活【我們的島】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潰壩後,已過半個月,鏟子超人們持續到花蓮光復鄉支援,在國軍與志工協助下,淤泥漸漸清除,但是居民嚴峻的生存、生計和生活挑戰,才正要開始......
-
MOFs研究獲諾貝爾化學獎 結構如妙麗魔法手提包
|文教科技今(2025)年諾貝爾化學獎,由日本京都大學的北川進、澳洲墨爾本大學的英國學者羅布森(Richard Robson)以及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的亞基(Omar M. Yaghi),3位學者共同獲獎;評審指出,3人從上世紀末奠定的「金屬有機骨架」材料學基礎,讓化學家能建構充滿微孔的分子結構,用於從空氣取水、二氧化碳捕捉,與儲存有毒氣體和催化反應。3人將共享1100萬瑞典克朗,並於12月10日舉行頒獎典禮。
-
打造「金屬有機骨架」 日澳美3學者共享諾貝爾化學獎
|文教科技2025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今(8)日揭曉,由日本京都大學教授北川進、澳洲墨爾本大學教授羅布森,以及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教授雅吉共同獲獎,表彰3人在金屬有機骨架(MOF)發展上的貢獻,可望用於協助人類解決重大環境與能源挑戰。
-
花縣建築師公會巡檢建物結構 光復鄉民眾可申請協助鑑定
|社福人權花蓮光復地區重建,今(8)日花蓮縣建築師公會加入協助,針對可能嚴重受損的89戶展開結構巡檢,依照房屋結構是否完整作為判斷的大方向,民眾若有相關疑慮也可到一站式服務中心申請協助。
-
紐約公寓爆炸外牆崩塌 瓦礫散落幸無人傷亡
|全球美國紐約市布朗克斯區一棟公寓大樓,1日早上傳出巨大爆炸聲響,隨後大樓部分結構崩塌,磚牆瓦礫散落一地。雖然場面驚險,所幸奇蹟般並無傳出人員傷亡。當局初步研判,起因來自鍋爐房的通風井爆炸。
-
極端風速逐年增強 鐵皮屋頂恐成傷人武器
|生活8月楊柳颱風和7月的丹娜絲颱風相繼吹掀不少民宅屋頂,其中不乏鐵皮屋頂。儘管台灣有建築耐風規範,但鐵皮屋實際搭建是否符合法規?防災產業協會研究近30年颱風侵台情況,發現近10年極端風速有增加趨勢,當颱風風速越來越高,鐵皮屋還適合台灣嗎?
-
石綿瓦遍布全台 一場風災揭開清運難題【獨立特派員】
|環境今年7月6日丹娜絲颱風挾十幾級強風登陸且橫掃嘉南平南,掀翻許多民宅屋頂,包括會致癌的材質:石綿瓦、石綿浪板。光是嘉南地區預估就有1.56萬噸的石綿需清運處理,這是台灣第一次要在短時間內處理萬噸級的有害廢棄物。風災後兩個月過去,嘉南地區仍未清運完畢。獨立特派員檢視相關清除、去化及掩埋場的量能有哪些挑戰。
-
研發永續鋼骨抗震技術 台大團隊獲國研院頒獎
|文教科技為了表彰產官學界的頂尖科研成果,國研院今(23)日舉行研發服務平台亮點成果獎頒獎,其中台大的研究團隊針對台灣地震多,將防震的鋼骨結構進行抗震技術研發及應用,其獲獎就顯得特別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