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體
-
屏東拖板車磷酸掉落 路過騎士遭噴濺全身紅腫癢痛
|社會屏東市建國路跟建和街交叉路口,今(28)日發生一起化學液體從拖板車翻落事故,路過女騎士被液體噴濺到後全身紅腫送醫。環保局檢測後,確認打翻的化學液體是強酸性質的正磷酸,而且部分液體已流入水溝,後續將依《廢清法》對業者處6000元罰鍰。
-
台大「液態華爾滋」提案奪冠 12月將登日本國際太空站實驗
|文教科技2025國際太空站(ISS)零重力實驗提案比賽,台大機械工程學系副教授蔣雅郁的團隊研發流體操控技術,讓液體在微重力狀態下在彈簧內跳華爾滋,拿下台灣區冠軍。今(2025)年2月更通過日本複選,獲選為最具潛力的11個提案之一,將在今年12月登上日本國際太空站希望號實驗艙(Kibo)進行實驗。
-
南韓仁川機場1年沒收逾1萬公斤泡菜 「視為液體」無法隨身攜帶成主因
|全球辛奇(韓式泡菜)是南韓著名的國民美食,也是許多台灣旅客遊韓必買的伴手禮,但其實辛奇由於是浸泡在裝有辣醬的容器中儲放,因此登機時會被視為液體。南韓仁川國際機場近期公布去(2024)年海關沒收物品總量,其中光是辛奇就多達10.7公噸,沒收原因多為違反隨身行李不得攜帶超過100毫升液體禁令。不過韓式泡菜仍可以托運方式帶出南韓,台灣防檢署也表示,泡菜等加工醃製完全的植物產品皆可入境。
-
廢棄除濕包遭丟棄路邊 油汙外溢釀安全疑慮
|地方高雄鳳山誠北街有住戶貪圖一時方便,週末晚間將4個廢棄除濕包隨手從住家樓上丟到馬路上,裡面液體灑得到處都是,府近民眾擔憂是油污,可能造成用路人摔車,趕緊通報。警方循線追查到丟棄人後,由環保局依《廢清法》開罰。
-
連年乾旱導致橄欖產量減半 西班牙橄欖油價格1年翻漲50%
|全球橄欖油身為地中海飲食的重要食材,對健康有許多好處,因此也有「液體黃金」美名,但如今價格水漲船高,讓消費者吃不消。專家指出,近幾年的極端氣候已對南歐橄欖油產量造成極大衝擊,尤其是橄欖油產量佔全球40%以上的西班牙,由於連年的乾旱導致橄欖產量減少,價格在1年內已漲了50%。
-
紐約地鐵遊民潑燃燒液 造成1乘客嚴重燒傷
|全球美國紐約曼哈頓的地鐵站,在25日下午發生一名49歲的遊民向陌生人潑灑燃燒液體,這名男子為了保護自己的未婚妻,用身體抵當火焰,造成全身燒傷的面積達30%,警方逮捕嫌犯後,發現他在幾個月前,也犯過類似的縱火案。另外,在法國里昂的地鐵站,則有一名27歲的嫌犯,在地鐵站拿刀隨機攻擊乘客,造成4人受傷。
-
-
全球暖化衝擊農作物收成 橄欖油與柳橙汁成液體黃金
|全球2023年將成為過去12萬5千年來最熱的一年,導致全球需要農耕種植,所謂的軟性商品都受影響。過去平價又普及的橄欖油、柳橙汁,因為氣候與病蟲害問題產量大減,變成了液體黃金。柳橙汁今年漲價9成,期貨價更創下歷史新高。南歐甚至出現了橄欖強盜,把結滿果實的百年老樹砍斷偷走,重創農民的生計。
-
花蓮中華紙漿開發可燃黑液 存放安全引發地方疑慮【更新】
|地方受到屏東明揚大火影響,工廠存放易燃物問題更加受到重視。近期有花蓮縣議員針對花蓮的中華紙漿公司,存放一種叫做黑液的可燃性液體提出質疑,要求消防局要主動調查,並且加以管制。
-
韓、星AI技術判別酒類真偽 雜質10%即可測出
|文教科技南韓積極把人工智能運用在各個生活層面。最近研究人員又跟新加坡聯手合作,研發出新的技術,只要拍下酒類等液體的氣泡,把照片用程式分析之後,就可以知道是不是假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