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發展
-
中國推動金門經濟融合 欲建立「事實上的治權」
|中國決議講,欲來加強推動「兩岸關係、推進統一」。中國敢會對金門利用經濟來建立管轄權?這引起關注。學者分析,尤其中國想欲佇金門、廈門中間起「跨海大橋」,而且明 (2026) 年閣欲啟用廈門翔安機場,咱臺灣著愛堅持主權。(新聞標題、導言為台語文)
-
加國反關稅廣告引雷根名言 川普不滿終止貿易談判
|全球加拿大安大略省花費7500萬美元,在美國主流電視頻道播放的反關稅宣傳廣告,引用了前美國總統雷根曾經批評關稅的演說內容,引發川普的不滿,23日晚間在社群媒體發文,宣布立即終止與加拿大的所有貿易談判。
-
中共十五五規劃涉台 強調推進統一
|兩岸中共明(2026)年將正式啟動十五五規劃,中共四中全會審議通過,建議在涉台表述方面,強調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推進統一。中國是否從加深與金門經濟融合,試圖建立事實上的管轄權也引起關注。陸委會強調,金門的管轄權跟主權是屬於中華民國。有學者分析,中方想蓋的金廈跨海大橋、明年要啟用廈門翔安機場,都是中方希望透過促融勾勒管轄權事實的一環,建議台灣要堅持主權。
-
非洲肯亞貧窮問題嚴峻 近5萬人露宿街頭
|全球非洲東部的肯亞儘管是全球野生動物最豐富的國家之一,但因為貧窮,肯亞流落街頭的人口也長期居高不下,全國近4成民眾是生活在貧窮線以下,尤其是在首都跟大城市就有將近5萬人長期睡在大馬路上,主要就是因為政府提供的住房嚴重不足,民眾失業率高,加上政府貪腐,人民生活苦不堪言。
-
賴清德國慶談話聚焦6大關鍵力 將打造「台灣之盾」防空系統
|政治總統賴清德於今(10)日上午10時30分發表國慶談話,呼籲中國停止扭曲聯大2758號決議及二戰歷史文件,並強調會在2030年前讓台灣國防預算達到GDP的5%,加速打造防空系統「台灣之盾」、加強國防科技研發與不對稱作戰能力。此外,賴清德也感謝協助花蓮光復災後復原的「鏟子超人」們,稱讚這是世上絕無僅有的自發性全民運動,證明台灣人守護家園的決心。
-
從交通設計到用路文化,公館圓環拆除的反思!【獨立特派員】
|生活台北市連七年交通肇事件數第一的公館圓環,於9月29日已改成正交路口。這場耗時20年的爭議卻沒有停止。獨立特派員整理四大爭議:改正交是否能同時兼顧成本效益與降低肇事數、填平公車與行人專用地下道、行車效率變好或變差、在地居民交通動線受限。
-
台積電進駐磁吸效應 美鳳凰城成半導體新聚落
|全球在台積電磁吸效應影響下,美國最大的半導體展今(2025)年打破50多年的慣例,首度移師亞利桑那州鳳凰城舉辦,面對美國商務部長最近喊出「台美晶片製造五五分」口號,矗立在沙漠中的鳳凰城,究竟如何規劃半導體產業鏈聚落?台商、台廠又怎麼看待自己前進美國之路?
-
畢生奉獻黑猩猩研究與保育 珍古德辭世享耆壽91歲
|全球享譽全球的動物學家、保育學家與人道主義者珍古德博士,在美國加州巡迴演說途中辭世。她一生投注在黑猩猩的開創性研究,對人類的溯源和研究,留下豐厚的智慧遺產。1977年創立的「珍古德研究所」、1991年創辦的「根與芽」計畫,在保育動物與地球生態工作,都有卓越貢獻。台北市立動物園也發文緬懷感謝珍古德,啟發全球投身保育、共創永續未來。
-
首見經濟成長與用電脫勾 經部估未來10年電力需求下修
|生活經濟部今(26)日公布最新全國電力資源供需報告,今(2025)年上半年出現經濟大幅成長,不過用電卻出現負成長1.1%,因此預估未來10年電力需求,平均年成長率將大幅下調到1.7%,並強調對未來高科技產業用電與擴廠需求都有納入評估。
-
首見經濟成長與用電脫勾 經部估未來10年電力需求下修
|生活經濟部今(26)日公布最新全國電力資源供需報告,今(2025)年上半年出現經濟大幅成長,不過用電卻出現負成長1.1%,因此預估未來10年電力需求,平均年成長率將大幅下調到1.7%,並強調對未來高科技產業用電與擴廠需求都有納入評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