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直播

AI熱潮下第三季GDP達8.21% 全年上修至7.37%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在AI需求暢旺帶動出口之下,主計總處今(28)日大幅上修今(2025)年全年經濟成長率到7.37%,預估這股需求將延續到明年,不過關稅仍是不確定因素,對於《經濟學人》日前以「台灣病」來形容台灣低估匯率以扶植出口,有產業發展失衡隱憂,但有財經學者認為台灣半導體、資通訊的核心競爭力,可望帶動傳產轉型。

輝達執行長黃仁勳旋風來台,面對AI晶片掀起「算力軍備競爭」,被問及Google TPU加入戰局,黃仁勳回應,大量競爭下必須努力維持。

輝達執行長黃仁勳表示,「AI市場非常龐大,它成長非常快,存在很多競爭,輝達每天都面對很多競爭,所以必須跑得很快。」

AI商機帶動出口暢旺,主計總處公布的最新資料顯示,我國第三季初步統計經濟成長率為8.21%,預測2025年第四季經濟成長7.91%,全年經濟成長7.37%,較上一次預測又上再上調。主要受惠出口暢旺帶動經濟成長,尤其AI算力需求劇增,激勵大型雲端服務業者加速布建基礎設施,預估這股熱潮將延續到明年。

主計總處綜合統計處長蔡鈺泰指出,「對明年的出口大幅的上修223億美金,但是我們覺得還是比較偏保守的一個估計,明年我們還是覺得關稅是一個不確定性的因素。」

主計總處也點出,但部分傳統貨品出口動能,仍受全球產能過剩約制,而日前英國《經濟學人》也以「台灣病」來形容台灣長期低估匯率來扶植出口,有推高房價、產業失衡等隱憂,財經專家指出AI與資通訊崛起,是區域經濟發展導致。

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認為,「區域關稅聯盟當中,台灣都被中國剔除,所以我們只好在沒有關稅障礙的,在資通訊跟半導體台灣特別強大,所以他有他的原因。」

專家認為「護國神山」不只是一個人的武林,也已經帶動相關產業鏈發展,而傳統產業也需要把機會,在AI時代下升級轉型尋求出路。

您的參與,
讓公共服務更完整!
閱讀、按讚,就能客製您的專屬推薦新聞
本網站使用 Cookie 技術提升體驗,詳見服務條款。繼續瀏覽即代表同意上述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