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榛蔚
-
花蓮馬太鞍溪又有新堰塞湖 林保署:下游需配合撤離
|地方鳯凰颱風外圍環流影響造成花蓮大雨,林保署用無人機空拍馬太鞍溪堰塞湖,發現溢流口下方又新增一處堰塞湖,懷疑可能是今(13)日清晨土石崩塌造成的,目前估算可能的蓄水量與溢流時間並持續維持紅色警戒,林保署也先通知在河床施工的重機具先撤離,並呼籲下游光復、萬榮及鳳林鄉鎮的民眾要提高警覺。
-
馬太鞍溪水續灌入明利村 萬榮國中遭泥流侵襲
|地方受到颱風外圍環流影響,花蓮馬太鞍溪水高漲,10日傍晚起就沿著大排沖進萬榮鄉明利村,但經過2日,泥水還是不定時一陣一陣的襲來。從今(12)日最新的空拍畫面可以看到,大量溪水從堤防另一側沖進明利村,畫面怵目驚心,溪水更沿著台9線漫淹到馬路上,連萬榮國中同樣也被泥流侵襲。施工單位加緊設置臨時土堤,要把灌往明利村的泥水堵住。
-
洪水襲擊花蓮明利村 水利署:持續做擋水措施
|地方受颱風外圍環流影響,花蓮馬太鞍溪水暴漲,10日傍晚水就沖進了萬榮鄉明利村,經過2天還是沒有退去的跡象,目前山區雨勢持續,洪水持續襲擊,今(12)日上午從明利村內高處看得到溪水湍急,沿著台9線往北漫淹,空拍畫面可看到許多地方仍充滿淤泥,萬榮國中同樣也被泥流侵襲。水利署表示會持續做擋水措施,但要視水量狀況才能進行工程。
-
協調所、志工退場 花蓮縣招臨時工、一點鐘190
|台語新聞花蓮馬太鞍溪崩山潭做大水到今滿一個月,去到花蓮光復支援的志工也慢慢仔退場。花蓮縣長徐榛蔚宣佈,和勞動部合作啟動「天然災害臨時工措施」,欲揣做3個月的「天災臨時工」,一個月上濟做150點鐘,一點鐘工錢190箍;工作內容包含重建家園、環境清理和搬物資。(新聞標題、導言為台語文)
-
花蓮徵天災臨時工 時薪190元為期3個月
|地方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釀災滿1個月後,全國各地到光復鄉幫忙的志工陸續退場,而花蓮縣長徐榛蔚宣布,和勞動部合作啟動「天然災害臨時工措施」,將招募為期3個月的「天災臨時工」,每月最高工時150小時、時薪190元,工作內容包含重建家園、環境清理與物資搬運,希望讓受災及失業民眾在重建家園的同時,也能重拾穩定的生活。
-
馬太鞍溪堰塞湖潰壩後,災民重建的漫長考驗【獨立特派員】
|環境花蓮馬太鞍溪潰壩釀成嚴重水患,災後超過半個月,地方重建仍陷混亂。從自救會組織、安置爭議到學校兼作避難所,災民的努力與政府的應變落差,暴露出基層災防體系的斷層與資訊不透明。當臨時收容逐漸結束,真正的挑戰才開始,如何在重建過程中兼顧生計、文化與社區韌性,考驗政府整合能力,也考驗社會對災後長期支持的耐心。
-
光復鄉明演練分階段撤離 估疏散1048人至收容所
|地方今(2025)年第24號颱風「風神」最快19日生成,就怕為花蓮光復災區帶來雨勢,中央緊急應變協調所總協調官季連成宣布,明(18)日下午2時至5時將在花蓮光復鄉執行大規模撤離演練,分為3階段進行,預估疏散1048人,並呼籲志工們先不要進到光復災區。
-
總統去花蓮勘災 強調愛防閣做大水.規畫撤離
|總統賴清德,今天去花蓮,關心大水後,復原情況嘛提到,崩山湖問題,短期內,無法一下手解決目前有4項事情,要先做,包括掌握水流水位、臨時駁堤、清溪埔積沙、疏開計畫。
-
總統賴清德再赴光復鄉勘災 提4面向處理堰塞湖
|地方繼9月25日之後,總統賴清德今(5)日再度前往花蓮光復鄉,關心堰塞湖災後復原情況,更與花蓮縣長徐榛蔚同框,總統賴清德除了強調「不會放棄」對失蹤者的搜救行動,也提到堰塞湖短期內無法徹底解決,有4項事情要先做,包括掌握水流水位、暫時性堤防、河床清淤、以及撤離計畫。
-
花蓮罹難者頭七法會 家屬批評縣長攏無關心
|台語新聞花蓮馬太鞍溪崩山湖溢流,代誌發生到今第8工,造成18人死亡,目前閣有6人失蹤。花蓮縣長徐榛蔚,拜二替罹難者舉辦頭七法會,毋過過程中煞引起家屬不滿,有家屬批評縣長一來就干焦顧予媒體翕,攏無先去關心家屬,也對縣府無通知撤離,真受氣。(新聞標題、導言及內文皆為台語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