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
-
美國關稅戰影響減碳腳步? 賴清德強調淨零目標不變
|環境總統府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昨(24)日召開第4次會議,美國對等關稅是否導致經濟受到震盪,放緩全球減碳腳步?總統府發言人郭雅慧轉述總統說法,強調2050淨零轉型目標不變,但政府會做產業的後盾,在這波危機當中找到台灣新的機會。
-
重啟核能聲浪再起 蘭嶼居民籲將核廢料移至核三廠
|環境總統府「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昨(24)日召開第4次會議,總統賴清德表示,美國新的關稅政策對台灣產業帶來許多挑戰;政府會穩健執行碳定價體系,與國際制度接軌,避免高碳產業遭受國外關稅懲罰,保障外銷的競爭優勢。委員何宗勳播放蘭嶼居民預錄影片,呼籲政府將核廢料遷移到核三廠,以保障達悟族的生存權。
-
彭啓明稱保留核能非官方立場 但核電廠延役成本高
|政治總統賴清德在去(2024)年曾公開表示,非核家園不是民進黨的意識形態,行政院也表達對新的核能技術不排除,今(16)日環境部長彭啓明出席活動被問到相關問題,他表示,在總統府討論時,有聲音認為站在國家安全的角度應保留核能,但他也解釋這並非他或官方立場。
-
賴清德宣布2032減碳32%±2% 環團:恐難達2050淨零碳排
|環境總統賴清德今(23)日召開國家氣候變遷委員會第3次會議,並宣誓2032和2035年會更加積極的減碳新目標,同時搭配6大部門提出減碳行動計畫。不過環團認為,依照目前政府的進度難以達到2050淨零碳排的目標,也有團體呼籲政府應從今(2025)年起天然氣零成長,甚至承諾2035年前全面淘汰燃煤電廠。
-
賴清德出訪抵友邦馬紹爾群島 承諾提供優惠貸款助採購飛機
|政治總統賴清德上任後首次出訪,台灣時間今(3)日上午抵達首個友邦馬紹爾群島共和國,並於馬國國會發表演說。他於演說中表示,馬紹爾群島和台灣一樣都是海洋國家,航運連結十分重要,但該國國營航空卻面臨飛機老舊的窘境,宣布將提供優惠貸款,協助馬國採購新的飛機。
-
中研院長稱能源發展不排除核電 環境聯盟批破壞台灣非核共識
|生活中研院院長廖俊智昨(11)日表示台灣不能放棄任何減碳機會,國家能源發展不排除核電。而和碩聯合科技董事長童子賢今(12)日出席活動表示,他贊成廖俊智的說法,呼籲政府不要放棄國內的核二和核三,他認為核電便宜又不排碳。環盟今日發聲明反駁,認為中研院長廖俊智公然作出違反國家法律規定的發言,是違法失職。
-
總統賴清德首次國慶談話 「中華民國在台澎金馬落地生根、和中國互不隸屬」
|政治總統賴清德於今(10)日上午10時30分發表就任後的首次國慶談話,強調中華民國已經在台澎金馬落地生根,和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並再次重申「中華人民共和國無權代表台灣」,除希望兩岸能維持對等尊嚴、健康有序的對話交流外,也呼籲中國應回應國際期待,和台灣一起承擔國際責任,對區域和全球的和平、安全與繁榮做出貢獻。
-
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首度開議 賴清德:能源議題是複雜多選題
|環境總統府新設立的「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今(8)日下午召開首場會議,由總統賴清德親自主持,成員包括贊成使用核能的和碩董事長童子賢、前中研院長李遠哲,以及持反核立場的環團代表,被形容是擁核與反核派正面交鋒。賴總統致詞時主動談到,能源議題不是簡單的反核、擁核是非題,而是複雜的多選題,強調非核家園入法是跨黨派共識,不是民進黨意識形態,不分朝野應把永續發展列為共同打拚目標。
-
氣候變遷委員會將舉行首次會議 彭啓明:不會侷限在核能議題
|政治第3屆亞太永續博覽會今(8)日起正式在台北世貿展覽館登場 ,面對迫在眉睫的氣候變遷問題,下午4時總統府成立的「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將舉行首次會議。對此環境部長彭啓明表示,不會只侷限在擁核與反核的討論,他認為國家的能源使用應該越多元越好。
-
核三1號機執照明屆期 台電強調依規降載停機除役
|生活核三廠1號機運轉執照將於7月27日到期,反核團體認為,立委提出核電延役修法,企圖放水核安,今(26)日公開呼籲核三廠要確實停機、除役,不要讓民眾承擔老舊核電的高風險。台電對此表示,將依照操作程序降載停機、進入除役階段;核安會則強調,將持續監督核電廠運作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