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委員會
-
越南河內市區將禁燃油機車 促電動車銷量倍增
|全球為了跟上環保腳步,越南首都河內預計從明(2026)年7月1日起全面禁止燃油摩托車進入市區,這項政策對一個擁有超過700萬輛機車的大城市來說並不容易,不過改變已經慢慢發生。自從禁令宣布以來,電動機車的銷量明顯增加,一家知名電動車品牌就表示,他們的銷量已經成長了4倍。
-
立院審查NCC正副主委提名人 蔣榮先提AI法規等期許
|政治國家通訊委員會NCC包含主委等4名委員,從去(2024)年8月起懸缺至今,而在行政院今年7月提出名單後,今(20)日立法院交通委員會審查正副主委被提名人成大資工系教授蔣榮先、東吳大學法學院教授程明修。蔣榮先表達將研擬AI法規等4大期許,並強調會讓NCC更符合社會期待。
-
公館圓環9/13拆除引發討論 北市府、民代、居民各方說法一次看
|生活北市交通局27日宣布,將於9月13日凌晨動工拆除公館圓環並改為正交路口,公車專用地下道也將填平,改為平面大客車專用道。包含市議員、當地居民、路權團體等今(28)日聯合舉行記者會,抗議北市府忽視民意;北市府則強調,因評估標線改善方案成效有限,才會維持拆除決定。《公視新聞網》為您整理各方意見。
-
中捷人事等成本逾12億 估明年持續虧損6.5億
|地方台中第2條捷運藍線雖然在今(2025)年6月動工,但目前還是只有綠線營運,而且持續虧損。中捷預估明(2026)年平均日運量有望增加,收入可達5億5000多萬,但人事等支出占了12億多,所以明年度會持續虧損6億5800多萬元。市府預估今年35億資本額就會用完,將分3年增資20億因應。
-
《新聞議價法》送朝野協商 數發部提共同分潤平台機制
|生活討論許久的《媒體議價法》昨(6)日送朝野協商,包括台大、政大和師大的大傳學生今(7)日一起舉行記者會,他們表示不希望再看到新聞環境持續惡化,呼籲政府儘速訂定並且納入新聞基金,來確保媒體維持運作。
-
中國電動車大廠比亞迪 傳講想欲拚臺灣市場
|中國電動車比亞迪想欲入來臺灣市場,毋但有綠營的立委予怹揣過,根據鏡週刊的報導,比亞迪甚至透過代理商太古汽車辦桌請立法院的高層和幕僚。立法院的總務處長講,是朋友的聚會爾爾。經濟部表示,國安、資安佮產業發展等考量,會嚴格防止中國品牌車用各種方式進入臺灣市場。(新聞標題、導言為台語文)
-
被指與有意代理比亞迪車商夜宴 立院總務處長:僅朋友聚會
|政治中國電動車巨頭比亞迪傳出積極想闖入台灣市場,不僅立委許智傑證實有被聯繫過,根據《鏡週刊》爆料,比亞迪甚至透過代理商太古汽車夜宴立院高層及幕僚。不過當天出席的立院總務處長廖炯志回應是朋友聚會,而太古汽車目前則是沒有回應。經濟部表示,政府基於國安、資安、以及產業發展等考量,會嚴格防堵中國品牌車以各種方式進入台灣市場。
-
台鐵轉型公司一年半,改革與挑戰一次看!【獨立特派員】
|生活2024年元旦,台鐵公司正式揭牌,以提升安全服務為成立宗旨。轉型邁入一年半,這個承載台灣最龐大公共運輸系統的機構,經歷了30年來首次票價調漲。雖然票價調整普遍獲得民意支持,但外界更加關注,在太魯閣號及普悠瑪事故催生的公司化轉型下,台鐵的營運效能與安全改革成效如何?
-
航班隨身行李尺寸、收費標準不一 歐洲議會擬提案設統一規範
|全球歐洲議會近期推動一項新法案,統一旅客搭機時隨身攜帶的手提行李尺寸,終結現行各家航空規定不一、甚至向旅客收取隨身行李費用的狀況。根據提案內容,每位乘客登機時可以免費攜帶一件40x30x15公分的個人物品以及最大尺寸100公分、重量7公斤以下的手提行李。未來法案若正式通過,將適用於歐盟境內航班以及往返歐盟的航線。
-
台北公館圓環暫緩施工 今舉行公聽會傾聽意見
|地方位在台北市公館基隆路、羅斯福路口的公館圓環原定6月底拆,並填平公車專用地下道。但由於地方民代及民間團體反對拆除,認為問題癥結點在於現有路口設計不良,台北市議會交通委員會決議暫緩施工,並於30日舉行公聽會傾聽各界意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