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田
-
鰲鼓濕地泡水多日,是天災還是人禍?【獨立特派員】
|環境2025年7月丹娜絲颱風挾帶西南氣流豪雨,重創嘉義東石鄉鰲鼓濕地森林園區,造成嚴重淹水災情,積水逾40天未退,園區被迫封閉至9月底。此次災情不僅凸顯地層下陷持續惡化的問題,排水設施功能不彰、台糖養豬場上萬頭豬隻溺斃、生態環境遭受衝擊等多重危機更一一浮現。這片每年吸引近300種鳥類造訪的重要濕地,正面臨極端氣候與管理失能的雙重考驗,候鳥季前景令人憂心。
-
潰壩之後—紅色警戒持續中【我們的島】
|地方堰塞湖潰壩災後的第七天,被滾滾泥流淹沒的花蓮光復市區沙塵飛揚,彷彿歷經一場慘烈的戰爭。街上小山貓、怪手、卡車來來回回,在重機具沒辦法進入的室內,來自全台各地的鏟子超人,一鏟一鏟幫受災民眾清理家園,用實際行動給驚魂甫定的居民,最有力的支持。
-
泥水淹沒稻田 花蓮農民估損失逾400萬
|地方花蓮光復持續恢復中,不過在角落依然有居民發出求救,包含太巴塱部落、北富村的稻農,反映自家稻田幾乎被泥水淹沒全毀,沒有收成的損失可能高達400萬,等待復耕可能還要5到20年,背後的成本難以估計。另外就在中學街的末端,還有住戶苦等12天後,終於在今(5)日有重機具進駐,協助清理淤泥。
-
花蓮農田淤泥量估600萬噸 農業部允以專案救助
|地方光復市區的淤泥清除大致告一段落,災害前進協調所指出,下一階段重點是農田,目前估計農田淤泥600萬噸,比起市區已清除的淤泥垃圾恐達百倍之多。花蓮區農改場指出,山上沖下來的土砂偏鹼性,有機質少,過厚不利復耕。
-
農田插「土地公拐」習俗式微 雲林學生手作分送農民
|地方再過幾天就是中秋節,也是土地公聖誕,早年民間習俗,農民會在農田前插上一支竹子,上面夾有3炷香和金紙,俗稱「土地公拐」,希望讓土地公來巡田可以拄著拐杖走好,保祐豐收平安。如今這項習俗已漸漸消失,今(2025)年林內九芎福德宮教導在地學童準備1200支土地公拐,要分送地方農民。
-
颱風豪雨堰塞湖潰壩釀災 花蓮農牧業災損達2.57億
|地方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成災,鄰近的鳳林鎮一家牧場,因為洪水瞬間湧入,120頭牛隻全被沖走。受到颱風豪雨以及溢流影響,造成花蓮的農田及畜牧場嚴重受損,至今(26)日下午5時,損失達到2億5700萬元。縣府已經啟動災害緊急勘查,希望儘速復原。
-
彰化農地施工農田遭壓毀 農民未被通知將研擬補償
|地方彰化田中三民農地重劃區,由中央與地方政府共同出資2.8億元改善當地的農路與水路,近期進場施工卻有農民反映,公告期太短來不及因應,農田遭重機具壓毀。彰化縣府表示承包商施工時疏漏未通知農民,考慮請重劃協進會研議補償。
-
養豬場沼渣沼液再利用率須達5% 雲林打造集運澆灌車盼達標
|地方為解決河川污染,環境部規定今(2025)年底前,養豬場沼渣沼液再利用比率要達到5%,但以雲林縣來說,因為小型養豬戶多,加上許多是老農經營,還有260家小型養豬戶還沒達標。為了解決這樣困境,雲林縣養豬協會、雲縣府與中央共同打造1輛集運澆灌車,幫忙將發酵後的豬糞尿運到農田澆灌。
-
美亞利桑那州沙塵暴包圍城市 「沙牆」高達數百公尺
|全球美國亞利桑那州25日發生強烈的沙塵暴,這種名為「哈布風」的沙塵暴形成的沙牆,綿延好幾公里、高達好幾百公尺,瞬間遮蔽整座城市,像是電影一般的場景。包括鳳凰城在內的區域有超過5萬5000名用戶停電,機場航班也被迫停飛。
-
彰化青農開抽水機整理田園 無細膩焐電死亡
|彰化有一名少年農民,昨昏(8/4)中晝為著搶救農作物,去田裡開抽水機,煞予電電著不幸過身。另外,一直到今日(初5)早起10點,全臺灣干焦農作物就已經了超過2億7千萬,這金額猶繼續咧增加。這陣農業部也公告辦理現金救助和低利息貸款等措施,有需要的農民會當去申請。(新聞標題、導言為台語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