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直播

宜蘭十三份坑雨季易淹田 縣府計畫爭1.5億改善排水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宜蘭縣冬山鄉的十三份坑排水因溝渠設計蜿蜒,每次到了秋冬進入雨季,排水溝渠水位就會高於周邊農田,導致田地來年無法耕作。縣政府計畫向中央爭取1億5000萬元做改善工程,拚明(2026)年底開工。

農田不斷有水源冒出,來源就是一旁的排水溝渠,宜蘭冬山鄉十三份坑排水因為像腸子一樣蜿蜒,導致每逢秋冬宜蘭進入雨季時上游山區水量大,該排水系統水位就會飆高並湧入周邊農田。

冬山鄉太和村長游興昌指出,「水流下去以後到十三分坑水源頭這,因為它上游砂石都沖下來,所以這些河道都被堵住。」

村長指出,除了排水溝渠蜿蜒,泥沙淤積也是問題,每年都疏濬但問題還是無法解決,來年這些被水淹的農田範圍高達數十甲都無法耕作,許多民宅的出入也受到影響。

冬山鄉長林峻輔表示,「羊肚型的這個整個河川的彎曲,那所以變成這一條常常如果有大水氾濫的時候,會造成農田、農地的沖損。」

地方爭取多年,希望能盡速改善十三份坑排水的問題,但縣政府針對該案於2020年提出的治理計畫,至今還未獲得水利署審查通過,導致工程遲無具體進展,縣政府因此遭審計室檢討。

宜蘭縣政府水利資源處長李岳儒回應,「11月份會再把修正版送水利署,如果順利的話水利署會在年底核定治理計畫。」

縣政府表示,十三份坑排水的治理計畫下個月就會送審,盼年底審查通過,希望向水利署爭取1億5000萬元經費,將十三份坑排水截彎取直並拓寬斷面和加高護岸,如果順利拚明年底開工。

您的參與,
讓公共服務更完整!
閱讀、按讚,就能客製您的專屬推薦新聞
本網站使用 Cookie 技術提升體驗,詳見服務條款。繼續瀏覽即代表同意上述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