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地震
-
建全台首個海域孕震構造資料庫 台大研究列出54條斷層
|生活台大地質所的研究團隊,近期首次整理出台灣周邊海域共54條有能力產生規模6.5以上地震的斷層資料庫,有望讓台灣地震評估的科學基礎更為完整。美國地震學會昨(27)日也在臉書發文,介紹此一研究成果。
-
核三公投發表1/葉宗洸挺核電安全性 曾文生籲先科學檢驗
|政治核三重啟公投將於8月23日舉行,首場意見發表會今(7)日舉行。正方代表清大教授葉宗洸主張,台灣應使用安全存量較高的核能,而非燃料價格較高的天然氣,且核三廠也具有足夠抗震能力;反方代表台電董事長曾文生則強調,合理民主程序是先讓核電廠經科學安全檢驗並向人民報告後,再公投決定是否重啟延役。
-
高市府攜業者推寵物犬貓防災箱 手冊教飼主準備避難用品
|地方台灣地震頻繁加上近期台海關係緊張,如何防災避難及準備防災包,成了社群平台熱門討論話題,但防災包不只人有需求,高雄動保處與業者合作,創全國之先,為寵物犬貓打造防災箱及防災保護手冊,指導飼主如何為犬貓準備防災用品,提前做好避難的萬全準備。
-
百年強震重創緬甸,內戰陰影讓救援更加困難【獨立特派員】
|全球緬甸發生百年來最強的地震,軍政府一方面向國際社會求援,一方面又控管進入救援的組織,甚至禁止國際媒體前往緬甸採訪。《獨立特派員》獨家取得緬甸反抗軍的訪問,控訴軍政府持續進行轟炸,甚至波及已經飽受震災之苦的平民,即使軍政府對外宣稱已經停火,但在各地的轟炸依然持續。
-
解析實皆斷層|釐清緬甸地震資訊【我們的島】
|環境2025年3月28日,緬甸發生規模7.7強震,造成數千人死傷。這場地震與實皆斷層有關,造成地表長達500公里的破裂,也讓緬甸和周邊國家傳出不少災情,台灣地震科學中心舉辦說明會,解析緬甸地震原因、科學調查和後續餘震。
-
緬甸強震是否觸發台灣地震? 地震科學中心:影響不大
|生活緬甸大地震造成嚴重傷亡,各界關心成因是什麼?是否會觸發台灣地震?對此台灣地震科學中心表示,緬甸地震的區域在過去近200年間沒有發生明顯的災害型地震,斷層長達約500公里,導致受災嚴重;雖然台緬兩地相隔2500公里影響不大,但台灣位在地震帶上,本來就應該做好防震準備。
-
-
高中發服勤同意書家長憂參戰 教長:動員引導天災避難
|政治外傳有高中發放「青年服勤同意書」,引發家長擔憂,疑似動員參戰,教育部長鄭英耀今(16)日在立法院教文會,為引起家長恐慌致歉,並重申,按《全動法》,過去高中生就會編組,颱風、地震發生時,協助避難、引導等勤務,不會讓年輕學子上戰場。
-
九二一地震25年|難忘那一夜的天搖地動【我們的島】
|環境1999年9月21日凌晨1點47分,一場規模7.3的地震,不少人在睡夢中驚醒。2024年邁入第25年,年輕一輩對這場大地震可能沒有印象,一起來回顧這場台灣百年大震。
-
地震死傷逾9成因建築倒塌 學者籲速調查斷層、整建危老
|生活921迄今25年,雖然目前地震仍無法預測,但氣象署持續精進測報技術,明(2024)年起還要進行為期5年的地震前兆觀測精進計畫。地質學者建議,政府可以加速調查並公告活動斷層,對於危老房屋也要趕快補強或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