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
-
科學家培育抗暖化珊瑚礁 盼生態系統永續
|全球人類不斷排放溫室氣體導致地球暖化,各地的海洋過去幾年溫度不斷升高,珊瑚在高溫海水壓力下大量死亡白化,已蔓延到全球84%的珊瑚礁。科學家正積極研究,希望能培育出更能對抗暖化環境的珊瑚礁,不要讓這個獨特的生態系統從地球上消失。
-
科學家培育抗暖化珊瑚礁 盼生態系統永續
|全球人類不斷排放溫室氣體導致地球暖化,各地的海洋過去幾年溫度不斷升高,珊瑚在高溫海水壓力下大量死亡白化,已蔓延到全球84%的珊瑚礁。科學家正積極研究,希望能培育出更能對抗暖化環境的珊瑚礁,不要讓這個獨特的生態系統從地球上消失。
-
中央推桃竹苗大矽谷計畫 環團憂農地消失
|地方內政部國土計畫審議會今(19)日討論苗栗縣國土功能分區圖草案,但環團質疑,為了推動桃竹苗大矽谷計畫,將變更後龍、竹崎等地的農地,可能會有960公頃的農地消失,所以堅決反對。
-
馬爾地夫應對海平面上升威脅 全球首座漂浮人工島估後年啟用
|全球印度洋島國馬爾地夫是世界上海拔最低的國家,全國平均海拔僅約1.5公尺,近年因為氣候變遷的關係導致海平面不斷上升,有專家警告,如果不盡速採取行動,馬爾地夫恐怕在這個世紀末之前就會從地球上消失。
-
衛福部擬放寬中藥行從業門檻 藥師團體明赴監院遞陳情書
|產經為了挽救凋零的中藥行,衛福部今(2025)年3月發布《藥事法》第103條解釋令,放寬從業門檻,不過卻引爆藥師團體怒火,6度陳抗要求退回解釋令。衛福部中醫藥司長蘇奕彰下午親上火線召開記者會,表示將放寬在校修習學分限制,藥學系畢業生修滿學分也可投入中藥產業,最快7月底實施。不過藥師團體不滿,預告明(19)日將到監察院遞交陳情書,希望監委啟動調查衛福部是否違法失職。
-
脊紋鼓蟌沒了家?|溪流防洪與生態功能的拉扯【我們的島】
|環境你看過瀕危豆娘「脊紋鼓蟌」嗎?體長兩公分左右的牠,是溪流生態系健全的指標之一,但今年(2025)四月初,牠在台南虎頭溪的棲地,卻受到整治工程的衝擊…
-
棲地消失草鴞面臨生存危機 學者估全台僅餘約300隻
|環境台灣的貓頭鷹大部分住在森林,只有一種住在草叢裡,那就是被列為一級保育類的草鴞。牠們主要棲息在低海拔的草生環境,面臨嚴重的棲地消失危機因而數量稀少,學者估計全台灣的數量大約300隻。一起來了解草鴞的習性,以及如何避免牠們消失。
-
全球森林快速消失 研究:去年失去面積約2個台灣
|環境全球森林正以最快速度消失,最新研究顯示,平均每分鐘就有約18座足球場遭破壞,全球共失去6萬7000平方公里的原始熱帶森林,相當於2個台灣大,主要原因來自野火,而氣候變遷帶來的極端高溫與乾旱則助長了火勢的蔓延。
-
宋江陣文化將消失?老中青三代力拚傳承!【獨立特派員】
|地方高雄內門是台灣宋江陣的故鄉,但近年來因為少子化、人口老化、青年外流等問題,面臨即將失傳的困境。但有一群人還在想辦法傳承特有文化,有老師傅致力於翻轉陣頭的形象;也有年輕人從事教學,甚至透過網路推廣。一起了解老中青三代如何用自己的方式,說內門故事。
-
原住民轉型正義首例-杜銘哲追尋「家」的答案【獨立特派員】
|社福人權1952年,鄒族醫師杜孝生遭保安司令部誣陷入獄,一生都活在恐懼中。他的兒子杜銘哲,成長過程始終與鄒族文化缺乏連結,即使後來為父親爭取到平反,一生卻依然都在尋找「家」的答案。紀錄片導演黃聖鈞、薛若儀歷時兩年,記錄下杜銘哲追溯父親過往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