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
-
哥本哈根結婚不需出生等證明 外籍新人搶登記
|全球每年有上萬對新人湧入美國「婚禮之都」——賭城拉斯維加斯結婚,現在丹麥的哥本哈根有後來居上的趨勢,光是2024年就有高達8千對新人來這裡完成終身大事。哥本哈根簡化婚姻登記,不需要出生和未婚證明,丹麥還是全球第一個承認同性伴侶制度的國家,讓許多跨國籍新人不惜千里,也要來這裡定下幸福婚約。由於外來新人過多,哥本哈根市政府從10月開始,為當地的伴侶保留4成時段。
-
啃老子女會影響父母退休意願? 研究:顯現台灣家庭仍存傳統思維
|文教科技家中若有已年滿25歲仍無工作的啃老子女,會影響父母退休規劃嗎?國內一項研究結果顯示,家中若有已婚啃老兒子,會顯著增加父母退休機率;若有未婚啃老女兒,則反而會降低父母退休意願。
-
《民法》擬修法放寬離婚事由 共增刪哪些可請求離婚條件?再婚後還可拿贍養費嗎?
|生活行政院於今(20)日通過法務部所提出的《民法親屬編》部分條文修正草案,送交立院審議。本次修法主要修正內容為放寬夫妻離婚事由,以及離婚後請求贍養費之相關規定,另外也針對負擔扶養權利、義務的直系血親分類進行調整。《民法》修法放寬了哪些離婚事由?新增了哪些贍養費規定?再婚後仍能請求贍養費嗎?
-
印度婚前徵信需求量增加 父母委託調查子女對象身分背景
|全球印度民眾的婚姻向來靠媒妁之言,這項持續千年的傳統,隨著都市化的快速進展而出現變化。愈來愈多年輕世代崇尚自由戀愛,也意外造就徵信業生意興隆,理由是許多家長擔心孩子識人不清,私下找徵信社調查對方的背景。徵信業者遊走法律邊緣,儘管背負破壞婚姻的責任,但他們認為揭露欺騙行為是服務社會,不該受責難。
-
慶祝結婚半世紀 高雄辦桌請300對序大人
|人講「一日夫妻,百世姻緣」,高雄市舉辦結婚50周年以上翁仔某的活動,有300對序大報名參加,做伙翕相閣食喜餅,in嘛大方分享婚姻久長的秘訣。(此則新聞標題、導言、內文皆為臺語文。)
-
新祿島的故事:越南跨國婚姻與新二代縮影【獨立特派員】
|社會越南西南部有座「台灣島」,島上有不少女性為了改善生活,選擇嫁到台灣,這座島因此成了當地人口中的「台灣島」。只不過,部分新住民因為婚姻問題或經濟因素,將小孩送回當地給外公外婆撫養,形成跨國隔代教養的現象,也衍生出部分孩子因為沒有戶籍,無法正規上學的問題。
-
新光金併購案爆爭議 吳東亮澄清絕無不法
|產經新光金併購案,爆出台新金董事長吳東亮,疑似安插人馬滲透新光金,新光金才犧牲股東權益,接受比中信金較差的併購條件,目前北檢已分案調查。不過,吳東亮則反駁,合併過程絕對沒有不法,被質疑的錄音證據是被偽造的。而新光金控則表示,併購案並非價高者得,新光金追求的是永續發展而非出售。
-
菲國眾議院通過法案 明年離婚可望合法化
|全球多數國家夫妻若無法共同生活可以離婚,但對菲律賓人來說,離婚卻遙不可及。因為信仰天主教,菲律賓至今禁止離婚,許多家暴受害婦女即使面臨生命威脅,仍無法逃離丈夫魔掌。不過這種情況有望改變,菲國眾議院5月通過離婚法案,目前送交參議院審議,2025年有機會讓離婚合法化。
-
民團婚姻問題諮詢專線成立30年 近10年男性來電量增加1成2
|生活婦權團體婦女新知基金會成立「婚姻家庭法律諮詢專線」,提供婚姻問題的諮詢服務,專線成立今(2024)年屆滿30年,婦女新知分析近10年的接線資料,發現前3大問題,分別為離婚、子女監護撫養以及夫妻財產分配問題;而且男性來電量逐年增加趨勢、超過1成。
-
流亡藏人在台灣,深度思考自由的意義【獨立特派員】
|兩岸流亡藏人歌手–龍珠慈仁,他和台籍伴侶在印度認識,結婚後來台,原本以為從此可以結束流亡生涯,卻因為無國籍者、台藏婚配的組合,遲遲無法獲得居留權。經過多年抗爭,2018年終於取得居留權的龍珠慈仁,開始以傳統藏地民謠創作者的身分活躍於台灣,也為島嶼的創作空間帶來另一種風貌。